北京东城:“崇文争先”铸华彩文化建设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19 07:34:00

文化,是北京东城最鲜明、最厚重的底色。

41.84平方公里的热土,人文荟萃、文化繁荣,作为首都核心区——东城区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东城区始终坚持“崇文争先”,扛好扛牢文化大旗,持续以文化定义东城、加持东城、壮大东城,全力加速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旧书新知钟鼓书韵”文化市集

文化培根铸魂凝聚浸润人心之力

新文化运动在这里汹涌澎湃,马克思主义在这里迅速传播,五四运动在这里点燃烽火……百余年前,红色序章在北京东城揭开;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之地北大红楼到曾经的新文化运动主阵地之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从推出党史游学线路到发布理论学习路线地图,从“流动的红色课堂”到“胡同里的红色讲坛”……百余年后,红色基因在北京东城传承赓续。

金秋九月至,开学进行时。近日,东城“流动的红色课堂”巡展巡讲活动走进北京汇文中学的开学典礼,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打造“红色场馆特色思政课堂”,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东城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共有红色文化点位35处,包括红色地标类7处和红色遗址遗迹类28处,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近日,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公布,东城区“红色序章”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功入选。近年来,东城区将红色文化点位串珠成链,不断挖掘整体联动价值。包括红色序章示范区在内,东城区众多红色文化点位上榜“热门打卡地”,已服务接待观众百万人次;南北《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联动京外革命旧址发起隔空对话直播活动,打造了一批红色文化可视教材;红色展馆专题展览巡展活动走进高校、企业、机关社区,打造了一批群众身边“行走的思政课”;原创话剧《黎明》、人文专题纪录片《我们的十年》等一批文艺精品涌现,让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不断绽放新时代风采。

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构筑了东城区丰厚的红色底蕴,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有感染力。在东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城市文明风尚日益浓厚。从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到随处可见的“柠檬黄”,从“文明实践进万家”到点亮群众“微心愿”,从“中国好人榜”身边好人到“北京榜样”,东城始终发挥红色文化的凝聚力,让文明之花处处展露芬芳。孙茂芳工作室、天坛雷锋车队、北京站义务指路队等志愿服务品牌,已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志愿服务的一面面旗帜。

文化传承保护赓续老城历史之脉

“咱们活动太好了吧!既能选到心仪的书籍,还能近距离感受老建筑的魅力,怪不得火爆到一席难求!”年初,一场“故宫以东·书香之旅”活动让无数读者领略到拥有700余年历史、经修复华丽转身的“观中”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观中”中轴线文化博物馆前身为宏恩观。从古建音乐季的“初试啼声”到以“科技融合艺术”的中轴线数字艺术展,从“观·书殿”的“书香之旅”选书活动到“北京礼物”·观中主题店(中轴线主题邮局)崭新亮相,重新修缮后的宏恩观变身“观中”中轴线文化博物馆,涵盖数字艺术展、宏恩观历史展、中轴线主题邮局、书店、文创商店等内容,形成片区文化消费生态圈,成为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新地标。成功的实践源于注重文物内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统一,推动古都文脉与现代都市发展融合共生。近年来,皇史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等文物均实现发展和文物保护协调共赢。

文物彰显着文明的力量。宏恩观的“华丽转身”只是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城区大力传承历史文脉,积极构建“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的整体城市意象,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前门地区汇集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会馆群落。东城区通过“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让一座座百年会馆,变身为综合性文化空间。

青砖小楼、朱红窗棂,飘逸水袖、婉转唱腔,“会馆有戏”让颜料会馆、临汾会馆等明清会馆再续弦音,一场场“小而美”的演出让百年会馆文化薪火相传;池州灵韵与古都文脉辉映,“京味文化”与“徽池文化”交融,如今池州石埭会馆在前门东区重焕新姿,再续悠悠桑梓情。

近日,东城区成功举办焕发会馆文化活力(第二批)签约仪式暨“京地文化长廊”会馆文化宣介周。当天具有“高颜值”“创新性”“文化力”的池州石埭会馆正式开馆。石埭会馆始建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是京池两地文化交融的见证者。活化重生后的池州石埭会馆,成为又一“文化+数字”“文化+科技”“文化+商业”“文化+旅游”等新型文化业态集聚的“文化空间”。

从《东城区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到《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再到《东城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从首批签约“活力伙伴”的会馆试点到今年第二批签约完成,东城区推出的“活化利用”“一馆一策”“京地共建”政策让历经数百年沧桑的老会馆“活起来”“火起来”,打造出文化场景交融、文化业态集聚、文化活力迸发的京地文化交融的会馆群落,重现当年京地合作萃集地方精华、共建首善之区的盛景。

以文化城,守好文化根脉,文化基因要可感知。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经过腾退修缮、保护利用,焕发了新的活力,鼓楼里“时间的故事”数字沉浸展,通过交互式体验带领观众聆听“暮鼓晨钟”的历史回响。在永定门城楼等地试行“活历计划”,深度链接各省市优质文化资源,让京地交融的文化之花绽放。东城区发布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计划,举办城市历史文化对话会。实施非遗“焕新计划”,助力老字号创新性发展,东城区成为文旅部非遗数据体系建设全市唯一试点地区。

石埭会馆焕新亮相

文化惠民兴业打开创新共享之窗

在东城,文化即生活。

9月3日,2024东城文化月启动。文化惠民是今年东城文化月活动的重中之重,东城区联动40余家优质文化机构、企业为市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首次开展东城文化月惠民消费节,推出了“赏光影、观戏剧、品书香、看展览、享国潮”五大类文化惠民活动。

在龙潭公园、EDCC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观赏科技与文化交融,互动与沉浸交互的酷炫光影秀;在保利剧院、颜料会馆欣赏《天鹅湖》《京城拍卖会》等剧目,感知戏剧演艺事业扎根东城、深入群众的蓬勃生命力;在近两百家实体书店、钟鼓楼“旧书新知”市集,体验书香浸润心灵、涵养城市文化风骨的底蕴;在前门、王府井打卡汉服体验、走进国潮市集,感受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共生的独特魅力……

在东城,文化力量生生不息,文化惠民始终如一。槐轩人文艺术空间、拾院、南池子美术馆等老城胡同里的新兴文化空间相继开放运营,青年“夜校”兴起,“十分钟文化圈”服务品质提升,美育进社区,书香无处不在,文化让东城市民“日用而不觉”。

在东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贯通发展。

近日,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评选活动圆满结束,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成功入选优秀项目。禄米仓胡同71号原为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所在地,目前已转型为集视听科创办公区、主题文化街区以及活力居住区,既实现业态创新,又服务群众。园区聚焦“5G+”新视听文旅应用场景的孵化培育,吸引了新片场、天翔睿翼等一批“文化+科技”高成长企业入驻。

类似产城融合的创新实践在东城还有很多。北京中轴线最南端,龙顺成、大磨坊、咏园文创园等一个个文化新地标惊艳亮相;北二环护城河畔,航星园等昔日的老旧厂房华丽转身为“数字文娱”产业创新中心;胡同深处,南阳共享际、金台共享际等一批小而美的特色文化园区,跃升为市民身边的高品质文化“栖息地”……日前,2023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名单出炉,东城区占17席,入选数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市前列。

在东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东城持续探索文化消费的新模式、新场景、新引擎,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双向赋能,利用老城“自带流量”的文化积淀,打造融通古今、近悦远来的传统文化体验区和现代潮流文化消费地。推广“主理人”文化消费新模式,加速客流沉淀和消费升级。全力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消费地标,有序推进隆福寺二期项目建设,落地Funfly环游天地影城等,吸引游客争相体验打卡。用老城文化链接“Z世代”年轻人,通过线上“种草”、线下导流的方式激发城市文化消费活力。

此外,东城区以“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通文化链与价值链的联接,激活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全新动能。发挥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优势,推出《东城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联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金融产品超市”,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在全市首创文化企业“白名单”机制,加速银企高效对接,让金融“活水”激发文化消费内生动力。联合中国银行、北京银行推出“文菁贷”“文创贷”等文化金融产品,为优质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北京中轴线景观

文化共生共荣搭建交流互鉴之桥

沿着“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前门三里河水系,走进雅俗共济、别具北京南城特色的文化空间;在颜料会馆,在“会馆有戏”的民乐演奏和京剧《贵妃醉酒》中体验了不同戏剧形式的文化魅力……今年5月,2024ATEC第七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东城,来自韩国、美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14所戏剧院校百余位学生代表,先后走访了鼓楼、前门三里河公园、颜料会馆等东城文化地标,开启一场览阅壮美中轴之旅,深度感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既是一场戏剧艺术的盛会,也是一次校地共建合作、国际交流与文明互鉴的重要实践。

东城区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展示首都北京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在国际交往中,通过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不断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文化东城”风采。

目前东城区全力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已初步形成出版、网络游戏、影视、艺术品交易、戏剧演艺、文化旅游、对外文化交流为重点领域的发展格局。在全市率先推出重点影视摄制服务手册、咨询卡,借助影像的力量传递东城声音。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等多家驻区文化企业亮相伦敦书展,“文菁手信·礼遇东城”文化“出海”品牌在多哈国际书展推出,驻区文化企业中文在线经过多年布局已实现动漫、电影、漫画、小说等核心内容形态的文化“出海”IP全覆盖……东城已成为中华文化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不仅如此,近年来东城区着力搭建文以载道、以文传声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中国文学盛典、中国纪录片大会、北京文化论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重要活动落地。同时,东城区还开展了2024年“外国记者走进北京”之东城推介活动、“漫游中轴线骑迹八百年”之2024年中美青少年骑行活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北京行”等涉外活动,让外国友人沉浸式感受到古都新韵的文化魅力。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

文化兴则东城兴,文化强则东城强。东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锚定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深入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全面贯彻“文化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一轴、两区、五带、五城”文化格局,让文化浸润城市发展,让文化激发消费动能,让文化赋彩群众生活。传承不息,创新不止,文化东城,熠熠生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