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居然带着448团八连全连200多人一同向越军

喷火龙说史 2024-09-19 18:51:02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居然带着448团八连全连200多人一同向越军投降,战后通过交换俘虏回到了国内,被军事法庭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而他却坦言:“我当时实在是迫于无奈啊!”

1979年的那个春天,硝烟再次笼罩在中越边境。中国为了自卫反击越南的军事挑衅,派出大批部队参战。其中,448团八连也奉命开赴前线。时任八连连长的李和平,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内心总是百感交集。 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往事却历历在目。李和平记得,在一次战斗中,八连被数倍于己的越军包围。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弹药渐渐耗尽。眼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倒下,李和平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当时的指导员冯增敏仔细权衡了形势。他认为,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的战士白白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冯增敏决定率部投降。而副连长王立新则力陈利害,主张誓死战斗到底。遗憾的是,王立新的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 李和平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投降那一刻的情形。他们放下武器,举起了白旗。越军士兵围了上来,用枪指着他们,命令他们放下所有装备,然后带着他们向越军营地行进。看着战士们灰头土脸的样子,李和平心如刀绞。 与八连不同命运的,是王立新所率领的一排。他们视死如归,誓与阵地共存亡。甚至在越军的威逼利诱下,一排还就地枪决了几名前来劝降的叛徒。最后关头,王立新带领战士们举行了简单的宣誓仪式,表示宁死不屈。据幸存者回忆,一排血战到最后一人,全部壮烈牺牲。 八连200多名官兵成为了越军的俘虏。他们在越军营地里受尽了屈辱和折磨。大概半年后,通过外交谈判,这批俘虏才得以回国。然而,李和平他们并没有受到祖国的欢迎,反而要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 对李和平来说,投降的屈辱和悔恨将永远伴随着他。他无数次问自己,如果重来一次,他是否还会选择投降。每一次,他都没有答案。战争的残酷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李和平正是其中之一。他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个小人物,但他的经历,也许更能反映出那个年代的悲壮。 岁月如梭,440多名448团将士为国捐躯已经过去40余年。 令人痛心的是,这么多年来,牺牲将士中的大多数一直被称为"失踪人员",他们的家属无法享受国家抚恤,生活困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开始通过外交努力,寻找当年牺牲将士的遗骸。经过多方不懈的努力,一些烈士的遗骸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们虽然离开人世已久,但英雄的气概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缅怀。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仍有一些人鼓吹要宽恕当年主动投降的军人。 他们认为,那是特殊年代的特殊选择,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但试问,如果我们宽恕了那些背弃军人誓言、临阵脱逃的懦夫,又该如何面对为国捐躯的烈士英魂? 以李和平为例,他虽然后来也承担了一定的法律责任,但毕竟保全了性命,还有幸与亲人团聚。而那些视死如归的战士呢?他们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亲人,就永远倒在了异国他乡。两相对比,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王立新所带领的一排,就是这次战斗中的典型代表。他们面对强敌,宁死不屈,体现了军人"为了胜利而战斗,为了祖国而牺牲"的血性和担当。这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正是我们民族数千年来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回顾历史,如果当年的志愿军将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像冯增敏那样选择投降,还能打败"联合国军"吗?如果革命先烈们在生死关头,也贪生怕死、退缩不前,哪里还有新中国的诞生?正是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都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岂容后人亵渎? 448团的悲壮牺牲,不应被遗忘。我们应该记住每一位为国捐躯的英雄,给烈属应有的关怀和尊重。对于那些在关键时刻选择投降的军人,我们不应轻易宽恕。 军人的天职就是战斗,保家卫国、舍生忘死是军人的本色。我们要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发扬他们的浴血奋战精神,这样才能告慰英烈在天之灵,让先烈们含笑九泉。

0 阅读:1149
评论列表
  • 2024-09-19 19:15

    早就该安排突围了

  • 2024-09-19 19:15

    投降虽不光彩,但确实不能等同于叛国卖国。

  • 2024-09-19 23:30

    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定的时间已成为了历史。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次战争不是死人就是毁资源,正义战争也好,非正义战事也罢。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充满矛盾和实践的过程中前进的。军事上的任何一次战争两军对垒,拼的肯定是骨气。而美国的战争法则就与我们不同,他们战场上实在打不赢,为了保存实力可以投降,有的将军甚至回国以后还会受到英雄般的凯旋。这就是各国的人道主义尽显不同。

  • 2024-09-19 19:21

    军队还是希望军人如果打不赢就战死,还能激励后来人。

喷火龙说史

简介:你喜欢的,才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