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要是当年广东没把刘传兴送走,现在阿联身边是不是早就有个“小高塔”接班了?
这事儿得从2018年说起——那会儿朱芳雨做了笔让无数宏远球迷拍大腿的交易:用周湛东、杨金蒙、高尚、邵英伦、刘传兴五个当打之年的年轻球员,换来了青岛队的老中锋苏伟。
当时大家都懵:苏伟都32岁了,刘传兴才20岁,身高2米25的潜力内线,咋就这么“贱卖”了?
可谁能想到,这还只是故事的开头。
刘传兴去了青岛后,慢慢打出了名堂,2020-2021赛季场均能拿10分6篮板,护框能力肉眼可见。
结果刚打出身价,他就和青岛闹起了矛盾——听说主要是薪资没谈拢,刘传兴想回广东,广东也主动去谈了,可青岛就是不放人。
那会儿球迷都急眼了:“当年广东可是拿五个年轻人帮你青岛输血,现在你卡着人不让走,太不仗义了吧?”更扎心的是,刘传兴为了保持状态,只能漂洋过海去澳大利亚NBL、日本B2联赛打球,后来又去了香港金牛队,一年合同才100万左右,和CBA能拿的300-400万年薪差远了。
要说这事儿最憋屈的,还得是刘传兴本人。
你看他在香港金牛队打球时,球队管理宽松,他还能接点其他比赛赚外快,但谁不想堂堂正正回CBA当主力?
直到2024年8月,青岛终于松口,把刘传兴的优先续约权卖给了山西,山西花了不少钱,签了3年B类合同,这才把人“捞”回来。
现在山西内线有葛昭宝和刘传兴“双塔”,上赛季刘传兴还在对阵北京时砍了21分10篮板,直接把周琦防得12分9篮板,这状态哪像“被耽误”的?
球迷都说:“青岛不放人,最后自己啥也没捞着,山西倒捡了个宝。”
其实这事儿往深了看,藏着CBA最现实的“潜规则”。

当年广东为啥愿意“五换一”?
那会儿阿联32岁,广东急需经验型内线撑场面,苏伟虽然进攻一般,但防守意识和更衣室作用确实值这个价;青岛呢?
白捡五个年轻球员,尤其是刘传兴这种潜力中锋,自然当宝贝供着。
可后来刘传兴要走,青岛不放人,说白了还是利益——球员归属权在CBA可是“硬通货”,你想带走?
要么掏钱,要么拿等价球员换。
只是苦了刘传兴,明明有实力,却因为“归属权”绕了大半个地球。
现在刘传兴在山西站稳了,球迷又开始念叨:“要是当年青岛能大气点,放刘传兴回广东,说不定现在宏远内线早没周琦什么事儿了。”可篮球圈哪有“要是”?
从青训到转会,从薪资到归属权,每一步都是俱乐部、球员、联盟的利益博弈。
刘传兴的十年辗转,说到底是“情义”和“利益”的碰撞——广东当年的“输血”是情义,青岛的“不放人”是利益,刘传兴的坚持是对职业的尊重。
你说,这事儿能怪谁?
或许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立场的选择。
但有一点肯定:当我们为刘传兴终于在山西打上球欢呼时,更该想想——CBA能不能多给年轻球员点“说走就走”的底气?
毕竟,篮球的魅力,不该被“归属权”框住。
DALLAS-41
有垃圾杜峰在,广东男篮永无出头之日
用户37xxx91
朱芳雨傻逼!
平静~开开开
当初要是青岛开300万,刘肯定不会走
金牛
刘传兴是有点东西的,三分中投篮下都可,是个吃得了苦的人。没苏伟就无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