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华为“光环”下的光与影

徐梦婷来说车 2025-04-13 11:03:52

一场“豪赌”的胜与险:赛力斯的2024,是崛起还是临界点?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在商业世界里似乎总是带着几分真理的光辉。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这棵大树不再只为你遮风挡雨,甚至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只是这片森林里众多依附者之一,那又该怎么办?

赛力斯的2024年,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大戏。年初,一份亮眼的财报让它风光无限,营收暴涨,利润翻身,仿佛一夜之间从籍籍无名的小卒变成了聚光灯下的明星。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份光鲜亮丽的背后,深深烙印着另一个名字——华为。

有人说,赛力斯是幸运的,搭上了华为这趟高速列车,实现了弯道超车。也有人质疑,赛力斯是不是只是华为的一枚棋子,一个代工厂,一旦华为的战略发生变化,它又将何去何从?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存在的道理。赛力斯的崛起,确实离不开华为的加持。但过于依赖外部力量,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让它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赛力斯究竟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还是仅仅是站在了沙滩上,随时可能被一波浪潮吞噬?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赛力斯过去一年的“高光时刻”。

2024年,赛力斯用一份“史上最强年报”震惊了整个汽车行业。营收高达1451.76亿元,同比激增305.04%;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成功扭亏为盈。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成为了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这份成绩单,含金量有多少?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其“当家花旦”——问界系列。凭借着华为的强大背书,问界M9全年销量高达15.61万辆,连续11个月稳居50万元以上豪华SUV销冠;问界M7交付19.7万辆,成为中国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

在问界系列的光环下,赛力斯的品牌形象也随之提升,平均成交价达到40.2万元,甚至超越了特斯拉和理想汽车。得益于高端车型占比的提升,赛力斯全年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26.15%,较2023年提升了近16个百分点。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2024年,赛力斯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我们只看到表面的光鲜,而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隐忧,那么,未来的路或许会更加艰难。

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赛力斯这份光鲜财报背后的“秘密”。

不得不承认,赛力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华为的深度赋能。从智能驾驶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到销售渠道,华为的身影无处不在。华为的支持,就像给赛力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

但与此同时,赛力斯也因此背负了沉重的“依赖症”。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技术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然而,赛力斯的问界系列,其最为关键的“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却完全依赖于外部采购。这意味着,赛力斯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缺乏核心技术,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根基不稳,随时可能坍塌。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华为汽车“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赛力斯在华为体系内的地位也面临着被稀释的风险。

曾经,赛力斯是华为在汽车领域唯一的合作伙伴,享受着独一无二的资源倾斜。但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了华为的阵营,华为的资源分配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当“界”字辈的品牌越来越多,赛力斯还能否保持其独特性?当华为的资源不再倾斜于赛力斯,它又该如何应对竞争?

这些问题,都是赛力斯必须面对的挑战。

事实上,最新的销量数据已经给出了警示。

2025年3月,赛力斯销量同比下滑34.43%,其中,包含问界系列在内的赛力斯汽车,销量更是大幅下降45.19%。一季度,赛力斯汽车的销量近乎“腰斩”,降幅达到46.31%。

这一数据,无疑给赛力斯敲响了警钟。

问界M7的销量被智界R7超越,问界M9的销量也出现了下滑。过度依赖问界M9,导致其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也彻底暴露。

市场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一旦失去了华为的庇护,赛力斯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那么,赛力斯该如何摆脱对华为的依赖,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呢?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赛力斯必须下定决心,加大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要丰富产品矩阵,摆脱“一条腿走路”的局面。

过度依赖单一车型,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赛力斯需要不断推出新的车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抗风险能力。

再次,要打造独立的品牌形象,摆脱对华为光环的依赖。

过于依赖华为的品牌效应,会让消费者忽略赛力斯自身的品牌价值。赛力斯需要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还要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海外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只有做到了这些,赛力斯才能真正摆脱对华为的依赖,实现独立自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

赛力斯也并非没有优势。

与那些“PPT造车”的新势力不同,赛力斯拥有多年的汽车制造经验,具备一定的生产制造能力。此外,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也为其积累了丰富的智能化技术和经验。这些都是赛力斯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更重要的是,赛力斯已经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

赛力斯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海外扩张及产能升级。这一举措,表明了赛力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此外,赛力斯还宣布拟引入工银投资、交银投资等战略投资者对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增资50亿元。这一举措,将为赛力斯带来充足的资金支持,缓解其财务压力。

这些举措,都表明赛力斯正在努力摆脱对华为的依赖,朝着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

但赛力斯能否成功转型,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不可否认的是,赛力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政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赛力斯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安身立命,还需自身硬”。在商业世界里,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如果赛力斯能够正视自身的问题,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独立品牌,优化运营管理,那么,它就有可能摆脱对华为的依赖,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

反之,如果赛力斯继续沉迷于华为的庇护,不思进取,那么,它最终可能会沦为华为的一枚弃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赛力斯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生存下去。

2024年的数据,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更清晰的认知: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42.69万辆,贡献营收1354.91亿元,占集团营收比例达93.33%。但与此同时,销售费用也高达191.84亿元,同比增长263.6%,研发费用55.85亿元,同比增长229.24%,远高于比亚迪。截至年底,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勾勒出赛力斯高增长背后的挑战。

的路,赛力斯要怎么走,我们拭目以待。在商业的世界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文哥

文哥

2
2025-04-15 06:00

问界[点赞][点赞][点赞]

徐梦婷来说车

徐梦婷来说车

徐梦婷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