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抑制率达85%以上!南邮科研团队研发纳米靶向药物出新成果

极目新闻 2024-10-12 13:10:50

现代快报讯(记者于露)日前,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汪联辉教授和罗志敏教授团队,与澳门大学的代云路教授团队合作,在肿瘤放射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与放射治疗相比,团队研发出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免疫佐剂对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85.6%。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自然—通讯》刊发南邮汪联辉教授和罗志敏教授团队在肿瘤放射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放射治疗引发的肿瘤损伤可视为建立内源性原位疫苗的良机。然而,仅靠放射治疗引发的肿瘤原位疫苗效应效果微弱,几乎无法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因此,汪联辉教授和罗志敏教授团队联合代云路教授团队基于临床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和微量元素锰离子,通过“药物自组装递送”策略开发了一种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作为放疗的免疫佐剂,以提高放疗诱导的肿瘤原位疫苗效应。

△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作为放疗佐剂增强肿瘤放射免疫治疗

“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临床上的药物利塞膦酸钠和微量元素锰离子进行配位,形成纳米结构,构建了“药物自组装递送”策略,以此提高药物对肿瘤部位的递送效率,增强放射过程中肿瘤原位疫苗的免疫作用,解决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问题。”罗志敏教授介绍,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免疫佐剂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纳米靶向药物,对肿瘤部位具有高富集效应以及肿瘤微环境靶向释放特性,利塞膦酸钠和锰离子配位自组装能够提高药物到肿瘤部位的递送效率,这便是团队构建的“药物自组装递送”策略。“锰离子是常见的T1磁共振成像试剂,与利塞膦酸钠配位后,却会呈现出优异的T2磁共振成像性能,继而可以进行T2磁共振成像跟踪药物的递送与治疗。”

作为放射治疗的纳米佐剂,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治疗效果,为癌症的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带来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罗志敏教授说,团队目前主要致力于研究解决直肠癌与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上易转移复发的问题。“我们研发的药物可以极大地抑制肿瘤的转移与复发,对癌细胞的抑制率超出85%;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介导放疗后,肿瘤复发率仅为16.7%;在三阴性乳腺癌模型中,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介导放疗联用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5个月的长期生存率可达到66.7%。

记者了解到,团队在肿瘤放射免疫治疗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在国际领先。“老药新用”和“药物自组装递送”策略为放射免疫疗法和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老药’已经过临床实验,许多微量金属元素对人体也比较温和,通过药物分子与微量金属元素自组装实现在肿瘤部位的高效递送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将更广。”罗志敏教授表示,团队将针对放射免疫治疗过程中癌细胞的转移复发问题,进一步提高药物抑制肿瘤转移复发的效率,争取将药物早日应用于临床。

1 阅读:344
评论列表
  • 2024-10-12 17:17

    专业通信大学搞药品开发,我信你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