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地处长白山脉,“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特殊地貌成为黑木耳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汪清黑木耳栽培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发展史,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
让本地人更为自豪的是,现在的汪清黑木耳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成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成为这片土地上道不完的故事……
升级!靠天生耳到提质稳产“小散乱”转变“大而精”
汪清黑木耳发展历程主要有三个重要节点:一是靠天生耳。自1862年后,汪清栽培黑木耳是靠自然孢子接种的原始方法,在“三九”隆冬季节,选择砍伐中龄柞树,两年后便生木耳,这种方法是靠天生耳,无法保证产量。二是传统生产,分别经历了孢子液接种、木段栽培、袋料栽培三个阶段,从使用出耳率较低的孢子液接种法到产量大幅度提升的木段栽培技术,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培育方式得到创新,开始积极引进袋料栽培技术。三是技术革新,2005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黑木耳小孔单片生产技术,时至今日,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汪清黑木耳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中。
站在群山环抱的鸡冠乡大北沟村百万袋黑木耳摆栽基地里,目之所及,一排排菌包整齐地排列在青山绿野间。该基地负责人林岩介绍,从前木耳种植户都分散摆放、粗放管理,现在,他改变模式,建设了标准化菌包厂、标准化定制车间、百万袋黑木耳摆栽基地,以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塑造汪清黑木耳的质量优势。目前村里有5个百万袋黑木耳基地、5个大型菌包厂以及菌种研发中心和菌种厂。
像这样的标准化摆栽基地在汪清随处可见。目前,全县有6个黑木耳专业镇、121个种植村,其中,百万袋以上种植村65个;从事黑木耳产业的省、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专业合作社116家、家庭(专业)农场10家,其中,总投资4亿元的汪清桃源小木耳产业园,是目前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黑木耳三级菌棒生产基地,实行全程标准化、自动化、有机化生产,杂菌率由百分之一降至万分之一,生产技术居行业领先水平。
跨越!家庭副业转为增收主业单一栽培跃升多元经营
汪清县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与产业共同成长。鸡冠乡大北沟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带动本村及外地400余人从事木耳生产,让“农民冬闲变冬忙”实现增收;东光镇太平村有130多户村民,其中有80%村民种植黑木耳,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700多万袋,还建有黑木耳菌包厂,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村里黑木耳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产业带动,以往将种木耳当作闲散副业的村民有了增收主业,外出人口也逐渐回流,不必再外出打工即可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县黑木耳种植人数达1.4万人,3万余人从事黑木耳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的农业人口一半以上。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汪清县还积极延伸发展上下游产业,建立黑木耳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吉冠食用菌研究所,引进培育黑木耳深加工企业,建设产品精深加工车间,引进宏日新能源、三聚环保新材料等企业消除菌袋污染,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促使汪清黑木耳初步形成集菌种培育、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废弃菌包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从最初的摸爬滚打到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链条,汪清黑木耳产业从小到大、从优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黑木耳栽培总量从2012年的3.5亿袋发展到目前的6.5亿袋,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大幅度增强,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成果逐渐显现。如今,在发展的道路上,汪清县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黑木耳产业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