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水长流,民族情深似海。10月10日,反映新中国初期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历史的民族史诗话剧、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澜沧水长》在云南省大剧院上演,在云南引发广泛反响。该剧自2022年在昆明首演以来,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完成了40余场巡演,吸引了数万名观众观看,受到广泛好评。
一部由云南本土团队主创和演绎的话剧,为何能在全国走红、在业内出圈?不仅因为话剧本身具备鲜明的故事主题、生动的戏剧冲突和深情的舞台表现,还有主创团队的默默付出和坚持。
“剧本在重大方向的调整上,至少就有3次。过程非常艰难,甚至一度想过放弃。”云南省话剧院院长、出品人马捷特别提到,“剧作的成功离不开几个关键人物,特别是王晓鹰导演,他自2018年项目立项就参与了创作。”在王晓鹰导演和编剧杨军等人加入后,主创团队不断探索和调整创作思路,这才有了今天如此完整的剧本。
如何再现1950年前后澜沧江畔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御外侮、走向新生的历史画卷?云南省话剧院导演、《澜沧水长》执行导演常浩表示:“我们全剧组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的精神领域,聚焦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历史情感和对民族发展的探索,通过更深邃的诗意表达方式来进行舞台呈现。”
为了将观众带回1950年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感受云南各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马捷在谈及创作呈现时说:“70多年前的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在行为特征、思考方式等方面与我们今天有着巨大的差异。”他提到,“我们作出了非常‘冒险’和关键的选择,让所有演绎少数民族演员采用云南方言,以民族特有的方式讲述民族故事中的情感纠葛和生命历程。”这一选择不仅让演员得到了释放,从而更好地展现出当时的民族特质,而且没有影响全国各地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从演出后的反馈来看,这一选择让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更加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通过现代哲理思考和诗化舞台语言,深刻表达了民族故事、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舞台上反复出现的“大河水从哪里来”的歌声、肃穆的“民族跋涉”、“喝酒”、“吃肉”、“祭咒水”等场景,以及震耳欲聋的木鼓声,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历史之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坚韧和力量。
“《澜沧水长》是一出回望历史的戏剧,剧中演绎的故事只是普洱各族群众盟誓立碑这一历史大场景中的太仓一粟。”在剧中饰演时任普洱专区地委书记张钧的云南省话剧院演员谢宇表示,舞台上每一个戏剧性事件都曾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这部戏剧在全国各地巡演,让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到这块碑背后真正发生的故事,启示我们全国各族人民要“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剧中,原西双版纳车里宣慰司议事庭庭长召存信的角色由云南省话剧院副院长、演员章超饰演。章超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召存信从犹豫到坚定、从怀疑到信任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把云南普洱各民族70多年前的坚定选择——民族团结跟党走,讲给了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同胞。”章超表示,“这是一部关于民族团结的戏剧,讲的不仅是云南各民族团结的故事,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故事。”
此外,剧中还塑造了民族团结盟誓的剽牛手佤族大头人拉勐、以死明志的19岁佤族少年扎阿龙等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整部话剧的丰富层次,充实了剧中情感的深度和厚度。
《澜沧水长》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该剧的成功上演,不仅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也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工作的艰辛历程、民族团结的弥足珍贵,更加坚定了人们维护民族团结,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念和决心。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窦崇尹黄世俊/文周灿/图
审核: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