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博东馆书法馆。(03:22)
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是海内外博物馆中,少有的中国古代书画通史常设展。随着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筹建和逐步开放,经过全面升级、创新改陈的上博(东馆)书法馆预计于下月初向公众开放。10月18日,澎湃艺术来到上博东馆书法馆探访,先睹为快。
全面升级后的书法馆在内容、功能、空间上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此番焕新后即将首展,澎湃艺术在现场看到,上博毫无保留地拿出了压箱底的国宝级馆藏,仅晋唐书法版块就汇聚“二王”王羲之《上虞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卷》,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传世名品,包括原作及全部题跋。升级后的书法馆更是对展品展线进行了扩充,许多过去只能局部展出的长卷首次全卷打开;新增的现代书法版块使得上博书法通史更趋完整。
步入上博书法馆,其序厅陈列的,既是一个装置作品,又是帷幕隔断。帷幕内外影影绰绰的“蕉石”出自唐孙位《高逸图》经典画意。此处营造了一处书画馆八景之一的“种蕉厅”,使得步入展厅的观众瞬时沉浸于一种沉静的观展氛围,于自然与人文意境中体悟中国的翰墨丹青。
上海博物馆中国书法馆序厅
“上海博物馆东馆书画常设展的定位也是历代通史展,原来的人民广场馆建筑空间有限,东馆则有所提升和完善,它是一个升级版的上海博物馆的历代绘画馆和历代书法馆。”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说。
澎湃新闻探馆了解到,书法馆的陈列共计展出70余件展品,以上博馆藏为基础,从文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行书、楷书一直到近现代,跨越了整个文字的演变和书法史的发展历程。升级后的书法馆从内容、功能、空间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
“二王”《上虞帖》《鸭头丸帖》时隔二十余年合璧展出
上博书画馆此番也是数年磨一剑。凌利中表示,书法馆首次开馆,首展必定是毫无保留地拿出压箱底的国宝级文物。仅晋唐书法版块就汇聚了“二王”王羲之《上虞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卷》以及唐怀素的《草书苦笋帖卷》等。历代书迹要从东晋“二王”讲起,缺了它,书法史就不完整。此次不仅展出了王羲之的《上虞帖卷》,更难得的是旁边还有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卷》,“二王”两件唐摹本一起现身,还要追溯至2002年的晋唐宋元国宝展。《鸭头丸帖卷》和《苦笋帖卷》上一次亮相则在2019年上博举办的“董其昌大展”上。
展览现场东晋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局部)
东晋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系其致友人书札,为唐代摹本,笔致清劲,姿态妍丽,有章草余韵。作品背后也有着传奇的故事,这张画最初被发现的时候是在工艺品公司的仓库里,后来经谢稚柳先生鉴定,为王羲之书法作品,可以说它是垃圾堆里捡出的国宝。
展览现场王献之《行书鸭头丸帖卷》(局部)
“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王献之《行书鸭头丸帖卷》是其致亲朋短笺,为唐摹本。通篇行笔流畅,回环往复,是代表王献之草书成就的传世名作。
展览现场唐怀素《苦笋帖》(局部)
《苦笋帖》总共才14字:“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字圆锋正,精练流逸。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怀素与张旭并创“狂草”,人称“颠张醉素”。“这件作品是迄今传世怀素作品中唯一没有争议的真迹。”凌利中说。
此外,宋苏轼《楷书祭黄幾道文卷》、宋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从未亮相的元赵孟頫名品《行书手札册》,明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明董其昌《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等也均在展出之列。
七米长卷可全卷打开
从内容上看,升级后的书法馆对展品展线都进行扩充,同时在板块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现代板块。
凌利中表示,升级后的书法馆可看到许多“熟悉的陌生展品”。何为“熟悉的陌生展品”?即此前很多在人民广场馆展出过,但是碍于人广馆的空间限制,没有能够全卷打开,只展出局部的作品,尤其对于一些长卷而言,过去只能看局部,在新馆的书法馆都可以全卷打开,呈现作品全貌。比如明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全卷长七米多,过去在人民广场馆只展出三米多,这次在新的书法馆得以全卷展出;还有此前从未展出也未曾在出版物露面的上博压箱底的赵孟頫名品《行书手札册》,此次是十二册悉数展出。该手札册系赵孟頫致亲友费拱辰、吴瓘等人信札合册,为中年至晚年所书,为赵孟頫成熟期书风的代表。
展览现场全卷打开的明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
展览现场明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局部)
展览现场赵孟頫《行书手札册》(局部)
展览现场赵孟頫《行书手札册》(局部)
还有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董其昌《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等,此前都曾展出过,但是这次都是全卷打开,展出画面是全新的。据悉,升级后的书法馆约70%的展出画面为全新的。
展览现场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局部)
展览现场董其昌《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局部)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东馆的书法馆新增了现代书法版块。“原先因为人民广场馆空间有限,历代书法只展到清代为止,我们有藏品没空间,缺失了近现代部分,不无遗憾。这次弥补了这样一个遗憾,也让上博的书法通史更完整。”凌利中表示,首轮现代书法部分主要展出近十幅作品,均为首次露面,包括罗振玉、梁启超、弘一法师、黄宾虹、沈尹默等人的作品,其中李叔同的一副大字对联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观感。“弘一法师的作品也是上博收藏的一大强项,因为他的弟子夏丏尊将一批弘一法师的收藏捐献给了上博,这次总算有机会展示。”
展览现场现代李叔同楷书左太冲五言句联
犹如追剧,三年看完上博书画通史展
在海内外的博物馆中,开设中国古代书画类常设展的博物馆可谓屈指可数。常设展某种意义上比主题展更重要,它的意义在于普及。
展览现场熹平石经周易残石
“上博要开设书法、绘画两大常设展,具有系统性、代表性的藏品支撑是关键要素。”凌利中说,比如历代书迹要从东晋“二王”讲起,而且历朝历代的代表人物的作品都要有,上博在这方面的脉络是相较比较完备的。“换言之,我们的历代绘画和书法展陈的是上博馆藏的中国历代书画。”
考虑到书画文物比较脆弱,需要经常性换展,人民广场馆在1996年开馆时的常设展,馆方准备的是三套书画方案以备轮换。为了筹备东馆的常设展,馆方对馆藏的书画类展品进行不断梳理与积累。
展览现场
当前,上博书画馆使用的是由他们自主研发的恒温恒湿展柜,其内柜像飞机机舱一样,几分钟就可以将展柜内的气体、杂质过滤一遍,对脆弱的书画文物起到有效保护。出于文物保护需要,大多数博物馆的书画展品每3个月要换展一次,因为这套系统,上博的书画展品基本可以做到每半年换展一次。
展览现场清金农《隶书乐府诗轴》
据悉,上博书画类展厅全面开放后,绘画馆、书法馆、海上书画馆、赵朴初书法艺术馆总面积将达到4000平方米,首展全开总计将展出200余件作品。东馆目前是准备了6套书画方案以备轮换,6套展品每半年轮换一次,3年总计将展出1200件作品。“像一集一集追连续剧,需要三年看完上博的书法、绘画通史。”凌利中说,而上博东馆的书画馆也将秉持书画馆一贯的策展理念,做到“常办常新、常展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