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火龙破云他用影像注解

南方都市报 2024-10-23 07:16:28

沈绵钺镜头中的揭阳民俗—乔林烟花火龙。

沈绵钺拍摄的揭阳人送龙舟下水,当地称之为“顺水”(俗称落水)。

沈绵钺。

金城榕色、双峰晚钟,这是古籍中记载的揭阳美景。如今,人们提到揭阳这个粤东小城,脑海中会浮现龙舟竞渡、英歌战舞、烟花火龙等多彩的民俗,威风凛凛的南枝拳和舞狮,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的潮汕“老厝”街景……这些视觉符号成功出圈背后,不仅有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还有一群热爱家乡文化的年轻人在身体力行。

1995年出生于揭阳的沈绵钺,是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也是当地兴趣小组“文化落脚”的成员之一。2021年,他行摄揭阳的图文发表在NationalGeographic(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得到广泛转载;近几年,他还通过短视频来记录和传播家乡文化,拍摄的揭阳龙舟“顺水”仪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中英双语分别展示在海内外平台。

10月中旬,南都、N视频记者来到揭阳,见到了沈绵钺和他的小伙伴们。

出身当地摄影世家的沈绵钺说,自己曾对祖辈和父辈经营的事业并不“感冒”,直到去了外地读大学,又经历了揭阳老街区的拆迁,越来越觉醒了对家乡的情感。于是,他选择从大城市回乡,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安定和自由。最近,他们这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正尝试联系各种资源,筹办以潮汕地方戏曲为主题的艺术生活节,希望用这种方式呈现地方戏曲的魅力,寻求与当代生活的重新连接。

龙舟“出圈”

他自拍自剪揭阳龙舟民俗的短视频播放量超千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介绍端午节文化的鲜活镜头。

不久前,新华社“秀我中国”栏目介绍了沈绵钺守护家乡传统非遗的事迹,人民日报也用英文面向海外转载了他镜头下的揭阳龙舟。

而在2023年,揭阳市首届龙舟民俗文化周期间,他自拍自剪的短视频曾火爆网络,播放量超千万,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介绍端午节文化的鲜活镜头。

揭阳是岭南著名的水城,母亲河榕江流经此地,生成丰富的水网,也滋养了赛龙舟这一历史悠久的端午传统节俗。与中国其他地方的龙舟竞渡相比,揭阳赛龙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特色,2009年被列入了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龙舟队员朋友的帮助下,2023年5月到6月,沈绵钺得以近距离拍摄揭阳龙舟,展现其中诸多有趣的文化细节。

这里的龙舟结合了木雕、彩绘等传统工艺,繁复而又格外精美,龙头更是栩栩如生。每年端午节前夕,揭阳各村普遍会举行寓意吉祥的仪式——择良辰吉日祭拜龙王爷,送龙舟下水,称为“顺水”;之后龙舟到达特定的河段祭拜水神,俗称“献纸”,再绕港三圈,称为“洗港”。等到进入端午正时,揭阳更是“遍地皆龙舟”,前后能持续大半个月,沈绵钺的跟拍记录,也横跨了大半个月。

在他的镜头里,龙舟舰队穿破烟云而来,满屏皆是热闹和鲜艳;鼓手擂响前进的鼓点,队员们奋楫争先,即便是在小屏幕上观看,都让人热血沸腾。

其中有一条发布于2023年6月5日的视频,短短几天内就获得了1万条评论,至今已有14万点赞。有广东网友看完之后感慨说:“这是信仰。广东不能没有龙舟。”一位河南网友留言:“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也发来私信,希望得到转载授权。沈绵钺笑称,他一度以为那是一个冒充的账号,反应过来之后还有点不可思议,“可能这就是揭阳民俗的魅力吧!”

每年都有无数人据守榕江拍摄龙舟,沈绵钺总是希望,从中寻找更新颖的角度和题材。

除了传统的龙舟,他还拍过揭阳西门社区的“西宁凤舟”。艺术家们精雕细刻的凤头置于船首,船身和船桨都绘以牡丹,队员们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开创了潮汕地区女子参与龙舟竞渡的先河。

在沈绵钺看来,外界对潮汕的固有印象是“传统”,其实很多事物都在悄然改变着。他想用影像告诉网友们,年轻一代正在为传统增添新的注解。

三代传承

爷爷曾拍过上千张揭阳古建筑,为揭阳成功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发挥了很大作用。沈绵钺返乡从事摄影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积淀。

聊起返乡从事摄影的选择,沈绵钺说,其实自己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但不可否认,这个选择背后有着深厚的积淀。

沈绵钺的爷爷(注:实为外公)沈育秋,是揭阳有名的摄影家。改革开放后,曾在国营照相馆工作的他,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楼阁玲珑五云起”之意自立门户,创立了民营照相馆“五云楼”,凭着一步步的积累,把揭阳老巷中的自建小楼愈盖愈高。

在五云楼珍藏的旧物匣中,南都记者见到了多张带有1979年或1980年落款的黑白照片。即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用光、构图依然极具质感和创意,媲美复古风格的“杂志大片”。难怪当年白手起家的五云楼,能够成为揭阳城区家喻户晓的“名牌”。

沈绵钺的父亲、画家吴培标先生向南都记者回忆,沈老爷子在五云楼掌镜时期,除了拍摄商业人像养家糊口,还拍摄了上千张揭阳古建筑的照片,这在胶片时代,是非常“烧钱”的行为。而他之所以对这些别人眼中的“破房子”“老古董”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很有前瞻性地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揭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吴培标介绍:“他说揭阳自秦汉得名,有两千多年历史,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它的文脉。这些优秀文化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揭阳才能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为了这个宏愿,沈育秋不仅自费做了很多文保相关的实事,还用他所擅长的摄影去捕捉揭阳的独特之美,历经数年集结成了《揭阳名胜古迹》影集。后来,揭阳成功申报“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这些作品就发挥了很大作用。部分细节照片,还成为多年后文物修复工作的直接参考。

为拍摄这些作品,当年沈育秋经常风餐露宿。很多揭阳老一辈文化人还记得,那个年代交通不便,“沈师傅”沈育秋只能踩着单车去往各种偏僻的地方,还经常顾不上吃饭,就在口袋里装一些饼干或者花生聊作充饥。

为了拍下典籍中记载的揭阳八景之一“双溪明月”,他在炮台镇西南的荒山中蹲守了数十天,熬到同行的好友们全都撑不住下山了,最后才拍到榕江南北河汇流出海处,天上月与水中月交相辉映的绝景。

一生为艺术操劳,敬业到极致的沈师傅,2003年仅65岁时就因胃病去世。临终时,他认为自己喝榕江水长大,能为家乡文化倾尽全力,不会后悔,但他却嘱托后辈,不要再从事摄影这个艰辛的行业。

而作为老爷子的女婿、五云楼的第二代店主,吴培标也告诉南都记者,不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再走这条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拍照留影已经变得十分方便,传统影楼退居人们生活的边缘。因此,他也不期待五云楼一定“后继有人”。

他对南都记者表示,支持沈绵钺积极转型、更新换代。“无论干什么,都要走正道,做人坦坦荡荡,对得起社会,对得起五云楼就好。”

记录“使命”

“很多东西如果不用照片去记录,很快就会消散了。”在城市加速变迁的年代,他觉醒了某种保存记忆的责任感。

可有的时候,“家传”真的是很玄妙的事情。

五云楼的原址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五社的沈厝巷内,靠近古城地标进贤门。沈绵钺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胶片、暗房、显影水、过塑机等,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18岁之前,他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憧憬远方,满心期待着走出家乡读大学,对光圈、快门,受光面、背光面之类的摄影基础知识,从未产生过深入了解的兴趣。直到2016年,听闻从小居住的老街要拆迁改建,他忽然不可抑制地产生了学习使用专业相机、“抢救式记录”的念头。在强烈“乡愁”的驱使下,他从外地赶回揭阳,就这样拍下了第一组家乡照片。

从那之后,每逢学校放假,沈绵钺都迫切地想要回到揭阳,端着单反相机在揭阳老城区走走停停。对这里留下太多记忆的他,时常敏锐地捕捉到一些新变化,比如哪条路打通了,哪些店铺又消失不见了。“很多东西如果不用照片去记录,很快就会消散了。”在城市加速变迁的年代,他觉醒了某种保存记忆的责任感,并且他想记录得更优美一些。

于是,2017年,22岁的他特意前往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了摄影技术,然后毫无留恋地回到家乡,正式成为五云楼的第三代摄影师。

一些朋友惊讶于他的选择,毕竟在多数人的观念里,留在大城市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但那时的沈绵钺已经很确定,自己不喜欢北京或广州的车水马龙,在很容易就逛遍了的小城揭阳,他反而感到安定和自由。

五云楼拆迁后,如今已乔迁到更开阔的东湖路上。沈绵钺平时会在店内帮客人拍照,通过电脑选图、修图等。业余时间,他仍保持“扫街”的习惯。对他而言,这是兴趣与责任的结合。

2021年,他行摄揭阳的图文发表在NationalGeographic(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电子版推送曾引发广泛转载。近几年,沈绵钺还搭建起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精心拍摄的旅行短片《寻找家乡的年味——揭阳》,在全网点击量超百万,并获得了来自业内的认可。

转眼之间,已经拍了这么多年家乡,沈绵钺的题材仍然没有枯竭,反而越来越觉得取之不尽,有很多内容等待着他打捞和发掘,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

他说:“如果不是拍摄揭阳,而是另一座城市,我可能不会想要一直拍,也不会这么快爱上摄影。”

新的计划

有“小戏之乡”美誉的揭阳潮剧氛围逐渐式微。他和伙伴计划筹办以潮汕地方戏曲为主题的艺术生活节。

最近沈绵钺发现,外界对潮汕地区的关注与讨论更多了。

与潮州、汕头并称为“潮汕三市”的揭阳,过去可能没有前两者那么出名,但是随着普宁英歌、乔林烟花火龙、揭阳舞狮等非遗元素的成功“出圈”,逐渐在省外乃至国外有了声量。本地年轻人在手机上刷到资讯和视频,也很容易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感染,油然生出向往和自豪,继而是深刻的文化认同。

近年来,揭阳把“文化推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官方会在传统节日主办民俗文化活动,也很重视文物保护和文旅资源的有序开发,这些举措已经带来了可见的成果。

漫步揭阳古城,进贤门城楼、揭阳学宫、城隍庙等历史文化遗产无需门票,可亲可近;打铜街的五金店鳞次栉比,店主大多是老人家,神情悠闲;曾广武龙狮武术馆的大门敞开着,院中有两位年轻人正练习击鼓,墙上的广告牌写着“常年招生”;一些骑楼建筑的外立面搭起了脚手架,正在进行揭阳老街改造工程,修缮目标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今年10月的一个周末,南都记者在五云楼采访期间,还见到了几位与沈绵钺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当地媒体任职,致力于潮汕方言和潮汕习俗普及的方圆;本职是公务员,热爱拍摄揭阳风景的江浩;熟读地方县志、对揭阳掌故“如数家珍”的公司主理人阿佳;发挥学识,为古城活化利用建言的设计师林蒋新……而他们此次聚会的重要“议程”,是讨论在明年春节前后策划发起一个“潮剧生活周”。

揭阳有“小戏之乡”的美誉,曾出品多部高质量潮剧,走出不少潮剧名家,可惜的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剧团、戏院的消失,揭阳的潮剧氛围也逐渐式微了。

“实际上,戏剧是一个地方各种乡土艺术的集成,包括文学、舞美、绘画、影像、体态……”林蒋新是当地兴趣小组“文化落脚”的发起人,他告诉南都记者,揭阳本土的“文艺复兴”,特别需要有志有识的年轻人亲身参与,扎根在土地上,重新理解家乡,而后承担“转译”的工作,帮助更多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生活相连、相融。

沈绵钺说,他似乎能够感受到,爷爷那一代人对乡土文化的珍重,如今也在年轻人的血液中流淌着。

爷爷曾经用照片留存古城文化,而他们现在有更好的条件可以去推广,去宣传。如果有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失传,还可以迸发新的生命力。

《“出圈”广东人》系列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侯婧婧

0 阅读:4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