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推广“家庭医生”,打造群众身边的“健康管家”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0-23 17:08:55

患者在家,医生上门,西咸新区持续推广“家庭医生”服务,探索开展多项创新举措,签约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质效不断升级。

近期,在西咸新区人气火爆的“中医药文化夜市”上,“家庭医生”展板前人头攒动,大家纷纷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兴趣浓厚,这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约定的个性化服务。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优先预约就诊、重点疾病健康管理、中医药服务……签约家庭医生后,相当于拥有了自己的‘健康管家’,有问题随时咨询,解决不了的也可向上级医院转诊。”西咸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当天就有100人现场签约。

“家庭医生”刚开始推行时,也有不少群众提出疑问:“家庭医生能做什么?”“在家检查和在医院能一样吗?”“出现紧急情况可以联系你们吗?”随着近年来服务内容的持续深入以及服务形式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接受并信任“家庭医生”。

群众自己的“健康管家”

今年4月下旬,高庄镇卫生院家医团队接到阜下村一位村民的求助电话,称家里97岁的老人摔倒需要就诊,家医团队与卫生院沟通后立即启动救治预案,与120急救车一起赶往患者家中。

“家医团队平时经常来我们村,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他们了。”患者家属说,“他们反应非常迅速,和我们商量后,立刻护送老人到高庄镇卫生院进行基础检查和治疗,非常感谢。”

截至目前,西咸新区已组建了143支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5.14%,普通人群的签约率为72.14%。

“家庭病床”让住院不出门

家住马王街道的李阿姨三年前因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马王中心卫生院第八家庭医生团队在上门评估、检验、查体后,为其建立了“家庭病床”,由中医师周宇主管,并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之后,周医生负责定期上门为李阿姨进行针灸电针治疗,卫生院的康复治疗师鲁弯弯负责帮李阿姨进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

“治疗才半个月,我老伴就能坐起来了,还能慢慢翻身,说话也清晰多了!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李阿姨的丈夫韩大叔笑着说,“幸亏有家庭病床。”

韩大叔口中的“家庭病床”就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2月,西咸新区正式推行“家庭病床”服务,收治对象主要为不能间断治疗的慢性重症患者,因疾病需要长期卧床或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且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在家里住院的患者。患者通过前期评估后,就可与医疗机构签约在家建床,一个签约周期一般在30至60日之间,并且可以享受相应的医保报销政策。

为了保证家庭病床的服务质量,西咸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坚持“日督导、周调度”,每天在线更新建床数据动态,做好问题“收集、会诊、解决”工作,同时建立新区老龄健康专家库,为家庭病床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24年9月底,新区已建家庭病床1029张,建床数量在全市位居前列。

定制式服务,让体验持续升级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数量的不断增加,各基层医疗机构还不断探索出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8月盛夏的一个早晨,上林街道卫生院的助浴团队就抬上浴盆,带上设备,和家医团队一道来到患者张大爷家中。“我们服务的患者很多都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家庭会为患者擦洗身体,但褥疮等问题还是很难避免。”上林街道卫生院家医团队负责人李沙沙说,了解到这类患者的需求后,医院引入了专业的助浴机构,每位助浴师都是“持证上岗”,家医团队也同步上门,随时关注患者状况。

北杜街道卫生院则在去年7月专门针对孕产妇推出了家庭病床服务,为签约孕产妇提供部分上门服务和预约检查、优先检查等绿色通道。目前已有112名孕产妇享受到了这项服务,解决了她们做产检时无人陪护、行动不便等问题。

永乐中心卫生院分类制定9种个性化服务包,根据人群特点分类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对行动不便或年龄较大的群众,家庭医生会陪同“一路绿灯”完成检查,危重病人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医联体上级医院诊治。

渭城卫生院建设了家庭医生名医工作室,由专人负责为签约群众进行定期生活指导、定制个性化定期检查、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并开设转诊绿色通道。

近年来,西咸新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区累计投入7.07亿元,对辖区内13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重建和改造;多渠道为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DR、B超、制氧机、心电图机等检测治疗设备1659台(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统筹建设了区域医学检验、影像、心电、处方审核流转等区域中心,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群众就医越来越方便。

0 阅读:1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简介: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