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塑料袋、塑料瓶!研究显示:塑化剂导致性早熟,甚至男童女性化

羊城派 2024-10-24 19:31:39

邻苯二甲酸酯作为一种增塑剂(塑化剂),可以使塑料更有张力、更柔软。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学生文具、书包、童鞋、服装等皆出现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合格。

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儿童长期接触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生殖健康。

内分泌干扰物对儿童健康危害大

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类具有干扰机体内源性激素特点的外源化学物,是激素界的“间谍”,通过影响激素的合成代谢打乱体内平衡,可导致多种健康风险。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有以下

1、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

2、洗涤剂:烷基化苯酚类;

3、农药:滴滴涕、六六六、有机磷酸酯、拟除虫菊酯、除草剂等;

4、塑料制品焚烧产物:四氯联苯并二噁英;

5、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合成树脂原料中的双酚A,绝缘材料中的多氯联苯等。

内分泌干扰物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比如性早熟,研究表明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性早熟存在密切关系。女童主要表现在乳房提前发育、月经初潮时间提前等。

同时,内分泌干扰物也具有显著的生殖毒性,对儿童影响更为深远。男童长期接触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导致睾丸及阴茎发育不良、血清促性腺激素及睾酮水平低下,而雌激素水平升高,甚至男童女性化。

此外,神经发育异常,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多动症密切相关,还会导致早期心理和精神运动障碍,降低智力,学习困难等。

减少塑料产品的使用

那么,内分泌干扰物会通过哪些途径危害孩子健康呢?

1、食物摄入

食品添加剂、食物包装袋以及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都可能含有内分泌干扰物,它们会随食物一起进入儿童体内。

2、呼吸吸入

内分泌干扰物还可以通过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垃圾焚烧等方式释放到大气中,经呼吸吸入进入儿童体内。

3、皮肤接触

儿童护理产品如洗发水和沐浴液,日常消费品如玩具、衣服、鞋子、学习用品等所含有的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皮肤接触影响健康。

如何减少内分泌干扰物对孩子的危害?广东疾控提醒,减少塑料产品的使用,可选择标有“无EDCs”“无塑化剂”“无BPA”标识的塑料产品。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减少农药残留。少吃罐装食物。少给孩子买塑料玩具。针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在挑选日常生活用品时要确保成分安全。

文|记者张华

图|视觉中国

0 阅读:14

羊城派

简介:广东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羊城派内容以及资讯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