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陈灏珠院士嘱托道:“拜托各位,未来的事业就交给你们了”。4年后,2024年10月22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建97周年院庆纪念日恰逢陈灏珠院士的百年诞辰。
自2024年10月22日至2025年元旦,“一生为了一颗‘心’——陈灏珠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文化中心临展厅展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介绍,陈灏珠院士在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造诣很深。在国内率先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腔内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率先用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对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率先研究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并阐明其原理;在国内外率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
视频自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表示,几乎每位晚辈医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都读过陈灏珠院士的《实用内科学》《内科学》等专著,“陈灏珠院士大医精诚,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既为良医,亦为‘良相’。”
2007年,陈灏珠院士将多年积蓄的1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医学发展基金。17年来,基金助力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和医学人文教育,推广医学科普,并且关注“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基础卫生健康发展,开展精准医疗帮扶,服务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
“陈灏珠院士对我国医学事业的贡献,对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无私奉献,对基层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都深深激励着我,对我的影响已远超最初的奖助学金。”云南中山医院胸外科2023级博士研究生敖永强在本科阶段获得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金,他在纪念展现场鞠躬表示感谢,“如今,我来到了陈院士奉献一生的地方,在中山医院继续深造,立志未来要像陈院士一样,成为一名服务人群的好医生。”
陈灏珠院士女儿、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主任陈芸感慨到,自己回国后与父亲共同创办基金,才深深体会到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对国家发展不遗余力的支持,“基金项目踏实地推动了医学科普、医疗救助,更助力了基层医疗水平发展,这些也是我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有陈老师的影子。”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也是陈灏珠院士的学生。从修改文章,到书信往来,再到对学生们的尊重,葛均波回忆了许多陈灏珠院士指导学生时的细节。
“虽然陈灏珠院士已经离开我们4年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他的风骨是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生动案例,他的事迹是‘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上医精神的生动写照,他的理想和事业必须由我们来继承。”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表示。
此次纪念展活动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承办。
主编:田茹
校对:乔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