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陶艺向宜兴紫砂陶艺学什么?

开屏新闻 2024-10-25 09:49:37

由云南省文联和江苏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宜兴紫砂、云南陶艺联展10月24日在云南文学艺术馆开幕,这是宜兴紫砂陶艺历史上在云南甚至在祖国西部地区的首秀,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这次大展集中展出近20年来宜兴紫砂陶艺几乎所有顶级大师的精品,其不仅是一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也是陶瓷行业“江南雅致”与“高原醇厚”的璀璨交响。作为县级市的宜兴,120多万人口,有10万人的生计与紫砂产业紧密相连,以宜兴紫砂为代表的陶瓷行业年产值过百亿元,物华天宝,名家辈出,誉满天下,令人赞叹。宜兴紫砂行业的成功,为云南陶瓷行业乃至文化产业如何激发新活力,把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宜兴紫砂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技道两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云南虽然拥有同样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缺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包括建水紫陶在内的云南陶瓷行业可以深挖文化内涵、创新艺术表达,将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转化为具有现代审美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其次,我们要时不我待地加快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宜兴有陶瓷行业协会、陶瓷研究所、陶瓷产业园、紫砂九隽、大师工作室等各类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目前宜兴紫砂行业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99位,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00余位,技术员以上职称的8000余人。而云南陶瓷业在行业协会建设,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还有很多不足,一批工作在一线的云南陶瓷业专家明确指出,我们与宜兴紫砂行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巨大差距”。

再次,我们应当学习宜兴紫砂行业的市场化和品牌化战略。宜兴紫砂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之下,我们云南的文化产品虽然有极为丰富的资源,但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市场认知度和附加值不高。云南陶瓷业历史悠久,有红河建水紫陶、大理剑川黑陶、玉溪华宁陶、迪庆尼西黑陶、普洱镇沅黑陶、西双版纳勐海土陶等。宜兴紫砂文化和产业发展的种种成功经验,特别是通过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云南陶瓷行业要培养领军人物。宜兴紫砂工艺历史上有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邵大亨、李仲芳、范大生、黄玉麒、朱可心、顾景舟、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蒋蓉等一代代名家,将紫砂工艺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影响深远。今天的宜兴紫砂如何抓好行业发展和产业构建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批优秀的当代紫砂人可谓贡献卓著,其代表性人物如著名陶艺学家史俊棠和紫砂陶艺名家季益顺、范伟群、史小明等都是可以“一览众山小”的领军人物,他们既有诗词书画的专业水平,又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坚定的创新意识,具有国际化思维和全球化眼光,熟悉市场和商业运作,而且会运用金融手段。过去20多年,他们不仅将宜兴紫砂工艺和艺术水平提升到相应高度,更是通过不断的内容创新和设计创新,使得宜兴紫砂艺术在改革开放后焕发新的生机并形成了标志性中国文化产品。云南陶瓷文化、陶瓷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有这样一批领军人物,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也有敢于创新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在陶瓷行业下一步的发展中,如何运用科技赋能,通过数字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是放在宜兴紫砂和包括建水紫陶在内的云南陶瓷行业面前的同一道命题。希望滇苏行业交流与合作在回答这个命题时能“各美其美”,共同实现行业的提升与变革。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云南省着力打造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产业布局中,云南陶瓷产品佳作迭出。历史上云南建水紫陶主要是制作一些粗简的碗盘、气锅、花盆、水缸等生活用具,清末民初以来涌现了王式稷、向逢春等一批擅制文玩器皿、胆瓶、梅瓶的名匠,使建水紫陶从纯生活用具向工艺类艺术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近年来,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产业培育,红河州、建水县的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关心支持建水紫陶的发展,谢恒等一批名师、名匠为紫陶工艺和产业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就云南陶瓷行业而言,人才、技术的短板还是很明显,我们应该以宜兴紫砂艺术和产业的发展历程为镜,通过学习借鉴,在立足自身培养的基础上花大力气抓人才引进,认真继承优秀的陶艺传统,努力创新当代艺术表达,着力构建产业体系,争取后来居上,为云南文化产业、文旅市场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开屏新闻评论员邱滨

0 阅读:0

开屏新闻

简介:让新闻有温度,给读者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