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系列报道|眉山市多点发力: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0-25 14:08:40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在全面推行林长制过程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完善“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长效机制,实现森林督查案件数、违法面积连续三年“双下降”,森林覆盖率、蓄积量“双稳定”,森林质量、林业综合产值“双提升”,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重大生物灾害“双为零”,推动林长制由“建立”向“见效”转变。

眉山市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林长制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23次巡林调研、开会研究、批示指示相关工作;定期召开市林长制全体会议,将林长制纳入党政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市委书记亲自签批《巡林重点工作建议》派单巡林,市政府市长专题听取“森林粮库”建设情况,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建设“天府森林粮库”眉山行动方案》,推动古树保护、“粮库”建设等重点任务落实。在市级林长带动下,全市各级林长开展巡林68872人次,解决突出问题917个。洪雅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听取林长制工作汇报,建成全市首个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全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持续增强。

眉山市持续健全林长组织责任体系。全市共设四级林长2022人,村级监管员659名、护林员987名,实现森林、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系统全覆盖。强化市、县(区)、乡镇林长制办公室建设,全面实体化运行。将发改、财政等31个部门纳入市林长办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推动林长制。以乡镇级林长办规范化运行(建设)为牵引,推进乡镇林长办、林业站、护林员一体化建设,推动村级“一长两员”体系拓展及管理考核规范化。青神县为加强萤火虫栖息地保护,创新设立护萤员、监测员,探索建立村级“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眉山天府新区推动护林员队伍“管理网格化、考核规范化、培训常态化、巡护信息化”建设,入选四川省林长制基层治理经验。洪雅县根据山高林深地形实际,将林区划分为487个小网格,“一对一”落实网格员487名,协助村级“一长两员”履职,精细化管理森林资源。

眉山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跨区域环境资源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机制,联合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设立巡回审判点、森林法官工作室、共享法庭,搭建“林长办+诉讼服务站+国家公园管护站”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深化“林长+人大代表”机制,组织市人大代表对全市林长制推进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跟踪监督和满意度测评。细化教育培训,制定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分层培训机制,分类别对各级林长、林长办及成员单位、护林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市林长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开发林长制精品课程,在全省率先推动林长制连续三年进入党校课堂。强化区域合作,与雅安市签订林长制跨区域合作协议,建立成德眉资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协作机制,眉山天府新区等县(区)分别与成都东部新区、蒲江县等毗邻县(区)开展了跨区域合作。

在“护绿”方面,眉山市严格实行林地定额、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持续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2023年森林督查发现问题42个、违法面积10.9公顷,分别下降68%、61%。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53座小水电和21宗矿业权全部清退完毕。在全省率先施行“八个一”“六步”森林防火检查卡口规范化建设,加强“以水灭火”能力建设;改造成片松林1700余亩;全市无涉林重大案件、重大火灾、重大有害生物灾害发生。

在“增绿”方面,持续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全域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包装项目8个,建设总规模58.35万亩,总投资58亿元,其中5个项目获得授信,2个项目开工建设。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公众开放类活动7个、定向类活动8个。完成营造林6.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25%。。

在“用绿”方面,眉山市政府出台《眉山市深入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打造青神竹编、斑布竹纸、洪雅竹钢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91.5亿元。加快木本油料、笋用竹、森林药材、林下种养等“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全市“林粮”经营面积达220万亩,新造油茶1.13万亩。

在“活绿”方面,眉山市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寻求林业碳汇创新突破。洪雅县挂牌成立了四川首个森林碳汇局,正式启动森林碳汇项目包装工作,目前,正在推进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开发,规模2万亩,力争在全省碳汇项目消纳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此外,眉山市还将林长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青山”变“金山”。

眉山市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不仅守护了眉山的绿水青山,也推动了眉山的绿色发展。眉山市进一步细化措施、压实责任、补齐短板,做好“护绿、增绿、用绿、活绿”四篇文章,让眉山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赵倩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