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5日,自动驾驶领军企业文远知行WeRide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WRD”,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也是全球“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第一股。
上市首日,文远知行曾因大幅上涨两度熔断,最高大涨27%至19.73美元/股(约合人民币140元/股),总市值为5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0.24亿元)。
截至收盘涨6.77%,股价报16.55美元。总市值44.91亿美元。
天眼查显示,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全球总部位于广州,是一家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研发商。
自2017年成立至今,文远知行已先后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广汽、英伟达、博世、IDG资本、启明创投、基石资本等,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亿元),2022年完成最后一轮D+轮融资后估值达50亿美元。
产品方面,文远知行官网显示,公司形成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自动驾驶货运车(Robovan)、自动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和高阶智能驾驶(AdvancedDrivingSolution)等五大产品矩阵,提供网约车、随需公交、同城货运智能环卫、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
今年6月,文远知行也获准在美国加州进行自动驾驶的载人测试。目前,文远知行已在全球7个国家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及运营。
在本次IPO不久前,10月15日,文远知行正式发布旗下新一代量产Robotaxi——GXR。通过取消副驾驶、隐藏式B柱、特设随身行李区位等首创设计,打造迄今为止全球最具空间体验感的量产Robotaxi车型。作为一款真正面向公众开发的量产Robotaxi车型,GXR即将启动公开运营模式。
招股书显示,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申请1.194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和3.205亿美元的私募,发行6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价格在15.5美元至18.5美元之间,最高募资有望超过4亿美元,最高估值约50亿美元,由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担任此次IPO的联席主承销商。
招股书显示,自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文远知行营收分别为1.38亿元、5.28亿元、4亿元和1.5亿元,累计亏损约50亿元。同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4.43亿元、7.59亿元、10.58亿元、5.17亿元,分别是其当期营收的约3倍、1.5倍、2.5倍和3.5倍。
对于造成亏损的原因,文远知行在招股书中这样解释称,“主要是高额的研发投入。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和不断完善阶段,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
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趋势的提速,以及特斯拉等企业的入局,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
今年7月,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北京市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同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重庆、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等20个城市(联合体)入选。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包括深圳、上海、江苏、杭州等在内的50多个城市,出台了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而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已在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的特定区域进行了Robotaxi商业化试点。据太平洋证券预测,在2025年和2030年,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分别有望突破1.18万亿元和2.93万亿元,成为市场空间最大的自动驾驶场景之一。
尽管前景广阔,且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Robotaxi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有一段路要走。罗兰贝格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当前,造车成本仍是Robotaxi最大资金投入。其中,Robotaxi的成本包括车辆采购成本和改装费两个部分,不同于普通车辆,大部分Robotaxi用车都需要进行智能化改造。而麦肯锡研究显示,与电动出租车相比,Robotaxi的改装成本需控制在10万美元左右,才能实现成本下降的拐点。
华福证券研报认为,Robotaxi产业发展需要各方共同推动,“技术+整车+平台”的“金三角”合作模式为当前主流,其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驱动Robotaxi商业化进程,拥有成熟L4+技术支持是Robotaxi落地关键。预计2030年,国内自动驾驶出行里程占比将达到11%,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据证券时报,基石资本投资团队表示:“重器无锋!这是我们对文远团队的深度认识。自动驾驶一路走来,概念纷繁复杂,进展眼花缭乱,文远知行基本是静水潜流,埋头做事。这是创始人韩旭、李岩的风格。他们有扎实的学术底子,也有知名企业的从业经历,知道创业的艰苦艰辛,不急不躁,很是难得。风物长宜放眼量。自动驾驶的明天,必然是光明的。全球估计至少有15亿—20亿人会开车,开车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发展至今的机器智能、软件、硬件、控制技术,集成起来是可以达到一个普通人的驾驶水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技术一旦迎来奇点,未来自动驾驶之势就难以阻挡。”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董天意)、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