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交配六亲不认,雄性遇上自己母亲怎么办?马不欺母是真的吗?

青史楼兰 2024-11-13 18:32:06

看着这些情节,你是不是在暗自腹诽:动物也太不要脸了吧!但骂归骂,事实就是事实——在动物界中,近亲繁殖的现象实在是太过普遍。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近亲繁衖本身就有着严重的隐患。亲缘个体基因相似度较高,繁衍后代很容易暴露双亲同时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导致畸形或患病几率陡增。

面对如此可怕的风险,人类通过宗教、法律、伦理道德约束自身,避免违背这一禁忌。但在动物世界里,亲缘个体相互纠缠并非稀罕事。一听就令人觉得反胃且不堪入目。

即便进入发情期那会儿被荷尔蒙蛊惑人心,关键时刻,基因的指令还是会让它们停下来。

母老虎孕育幼儿期间,有领地重叠的雄虎也要担起人夫的责任,为妻子孩子效犬马之劳。幼虎们待在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

长大成虎后,小虎子们都要背井离乡,漂泊天涯,择一处领地傲视群雄。地盘被它们划得远远的,就怕久而久之,因为嗅觉失灵,还得亲缘的味道。

不过就算嗅到了,雄虎也绝不会对女儿图谋不轨,基因的本能足以束缚住它们的狂野。

无毛猫由加拿大一位资深饲养员发现。她在自家养殖的一窝猫崽中发现了一只毛发特别稀疏的小家伙。

相比起来,家养宠物容易遭遇近亲困扰。大自然虽然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发生,但基本都属于意外。

比如西沙群岛上的野牛们,由于生存环境的特殊性,长期无法与外界有任何基因交流,不得已只能选择亲缘个体交配。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如此熟视无睹呢?

其实,近亲繁殖之所以被人类如临大敌,并非是出于单纯的道德原因。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存在重大缺陷和隐患的。

简单来说,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就越相似。一旦发生近亲交配,极有可能将亲本身上的隐性致病基因组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后代出现遗传缺陷和疾病隐患。

不仅如此,近亲繁殖的后代往往身体素质都很差,患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生长速度也远远落后于普通个体。

相较普通小猪8个月就能长到100斤左右,近亲后代却要拖到一岁多才能达标。

对于动物园里的珍稀物种来说,这无疑就是一个滚雪球式的灾难。一旦出现近亲交配,势必会加重小群体的遗传风险,使得濒危物种的保护变得更加艰难。

除了嗅觉之外,一些更为微小的物种,也有着识别亲缘关系的绝招。比如田间上那些勤劳的小蜜蜂。

比如鸥鸥就通过观察对方的舞步动作,来判断是否有血缘关联。如果动作太相似,那它们可就要避嫌而行了。

当然,动物们在拒绝近亲这方面做得很到位,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毕竟,世事无绝对,难免会存在一些意外。

这种智慧几乎渗透在每一个繁衍个体的细胞之中,犹如一种刻在基因里的原生冲动。

人与物种族虽有悬殊,但终归都遵循着同一条生存法则。只有坚持不渝地遵循这一法则,生命的长河才能持续汩汩流淌。所以,这就是自然界百万年来永不改换的规律。

信息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馆:这是人类世界的禁忌,却在动物中普遍存在

刘定震.《生命世界》.动物的交配策略

游章强 , 蒋志刚 .动物求偶场交配制度及其发生机制

王东梅 .动物识别亲属的奥秘

0 阅读:2
青史楼兰

青史楼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