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4年年末极越汽车的闪崩,哪吒汽车陷入困境,以及远航汽车等多家造车新势力被曝负面新闻,业界纷纷预判2025年造车新势力的洗牌战将比以往更加惨烈。
事实上现实销量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从各路造车新势力交出来的1月份成绩单来看,这开年的洗牌速度明显是大了很多。
随着近年来众多车企领军人物纷纷断言,2025年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道关键分水岭。这意味着,2025年注定是一场竞争残酷的淘汰赛。
前部阵营领跑,它们大概率将笑到最后
首先看鸿蒙智行。据其官微表示,1月份鸿蒙智行迎来销量开门红,全系交付新车34987辆,这使得鸿蒙智行“四界”登顶当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势头可见一斑。
具体来看,问界M9当月交付了12483辆,智界R7系列交付量为11420辆,问界新M7系列则为8443辆,享界S9为643辆。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智行官方表示将在2025年挑战100万辆的新高度,看来现在的鸿蒙智行“四界”已经打出了自信,后续能否完成这一目标,我们拭目以待。
其次要说一下气势如虹的小鹏汽车,1月份的销量达到了3.04万辆,这样的成绩虽然没有取得第一,但也逆袭了理想,排名当月造车新势力第二把交椅。
如果没记错的话,2024年1月小鹏汽车的销量只有可怜的8250台,由于缺乏明显的爆款车型,以及整体销量不算出色,当时的小鹏被看空,认为在未来存活下来的概率并不高。
但没想到小鹏依靠MONA M03和P7+两款爆款车型实现了逆天改命,看来小鹏汽车的2025年开了个好头,今年算是稳住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紧随小鹏其后的是理想汽车,虽然1月份被鸿蒙智行和小鹏逆袭了,但作为2024年的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今年1月份理想汽车还是拿出了2.99万辆的销量成绩单,数据还是不错的。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理想丢掉冠军是因为换代车型处于空窗期,再加上问界等竞品的施压。而2025年最大的看点是新推出的纯电系列能否像增程L系列那样输出销量,如果纯电系列也能一炮打红的话,那理想的新势力头部位置,无疑会更稳。
紧随理想之后的是低调的零跑汽车,这家造车新势力虽然名气没有上面提到的那几家大,但它属于闷声干事情的类型。这不,零跑1月份的交付为2.52万辆,这样的成绩使其跻身新势力TOP5阵营中。
考虑到零跑汽车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净利润转正,且其产品聚焦在10万元至20万元新能源市场,打出了高性价比的产品标签,这使得零跑汽车有望笑到最后。
1月交付量超过两万辆的还有小米汽车,虽然目前只有一款在售车型,但其1月交付量超过了两万辆,并且这是小米连续4个月销量超两万辆。
这也不得不让人佩服雷军的魄力,砸了300个亿说要造车,没想到这一款车就这么的成功,销售第一年比一些造车十年的新势力卖得还要好。
落后者要抓紧时间,留给它们的机会不多了
除了上面说到的月交付量在两万辆以上的品牌外,接下来要介绍的月交付量只有一万出头,甚至更低的品牌,则要引起深刻反思了。因为就当下残酷的内卷状况来看,时间似乎不等人,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把销量规模提升上去,那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谓非常危险。
月交付量在一字头的有蔚来汽车,这家造车十年的新势力交出了1.39万辆的成绩单,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
造车十年的蔚来汽车,去年的全年销量也不过是22万辆,并且亏了超过1000个亿,最近更是因为销量下滑上了热搜,一度被舆论怀疑是否会被小米收购。
或许是销量被老对手远远甩在身后,蔚来近日推出了“五年零息”的限时购车政策,试图刺激销量提升。
用不少业内人士的话说,考虑到蔚来造车十年亏了一千个亿,主品牌交付量不过万,子品牌又被曝存在刷单嫌疑,这些加起来使得大家担忧其是否还有未来?
接下来看传统车企成立的新能源品牌,或许是受限于一月份的特殊月份,它们交出的成绩单都不太优秀。
比如说之前月销量都在四五万台的广汽埃安,其今年1月份的交付量只有1.43万辆,环比下滑69.3%,同比下滑42.3%,不知道埃安UT能否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来拯救广汽埃安。同时还有网约车方面,看广汽埃安是否能在2025年降低对网约车市场的依赖,转而在真正的C端市场挖掘用户。
还有主打高端领域的极氪,1月交付新车1.19万辆,环比下降56.1%,同比下降4.7%,说实话这个数据并不好,要知道在去年很多月份,极氪的交付量都是要比蔚来还要高的。
同样有月交付量不过万的岚图汽车,其1月交付新车8009辆,环比下滑34%,但同比增长13.7%;阿维塔1月销量则为8826辆,环比下滑20.2%,同比增长25%。这两家车企分别为东风和长安孵化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不过万的月交付量只能说还需持续努力,早日进入主流新能源品牌阵营中。
【结语】蛇年伊始,也就是开工前两天,汽车市场的硝烟味道就已经很浓了,因为多家车企已经打响了降价的冲锋枪,大家都明白2025年是决定生死的一年,只有把竞争对手给整趴下,自己才能够生存下来。而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虽然新能源这块蛋糕是在持续做大,但鉴于分蛋糕的人太多,使得想要吃到蛋糕还真得凭真本事。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降本增效已成为汽车产业企业当前的共同主题。而对于车企和经销商来说,提升客户体验、优化销售流程、加强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等将成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