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在淘宝上买东西也能像实体店一样砍价?
最近,淘宝上线了“去谈价”功能,就可以帮你实现这一想法。该功能位于淘宝购物车的商品结算界面,目的就是为了帮消费者争取更优惠的价格。
图源:小红书
不过,这一功能并非适用商品,只有购物车的结算界面,有商品出现“去谈价”功能,用户才能使用这项功能。
尽管如此,消息一出,就收获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这东西有点鸡肋,AI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有人则说,淘宝是不是又要延续低价策略了。
总之,乍一看大家对此功能都不太看好。那么,平台为什么要推出这一功能呢?
淘宝上线“去谈价”功能!
得到消息,小玺君也测试了一下。点击“去谈价”之后,会进入与商家的聊天界面,并且会自动转向店铺的人工客服,去咨询商品的优惠价格。
相当于我们的账号暂时被AI接管了在和商家砍价,话术一套一套的,还蛮有意思的。
图源:小红书
商家也会提出多个优惠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赠送赠品、申请福利券等,但一般不会对商品直接降价。当然,我们也可以继续砍价,就是商家不一定会采纳。
然而事实上,淘宝早就在推出类似功能了。今年618期间,淘宝推出了“天猫AI讲价小助手”,这也被视为“去谈价”的前身,只不过前者只限于天猫,后者则淘宝天猫都覆盖到了。
不过,在网上搜索关于“天猫AI讲价小助手”的使用感,评价也算不少太好。
不少网友都晒出了AI帮忙砍价的对话:
“最近手头有点紧,可以给我便宜0.03块吗”“感觉你是个很好的人,能不能再低一些”“你考虑5分钟后再答复我”......对话十分戏剧性,不少网友都啼笑皆非。总的来看 ,该功能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图源:小红书
不过,与消费者的互相调侃不同,商家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低价卷不动了,接下来卷什么?
除了担心该功能大规模实施后,有可能增加的售前售后等客服成本。商家普遍的疑惑是:
淘宝又要开始卷低价了?
可是,低价真的还卷得动吗?要知道,近些年来,平台们为了卷和低价以及和其相关的一切,可谓是绞尽脑汁,从推出百亿补贴、免邮门槛降低、低价包邮等直接降低商品价格的多种方式,再到上线比价功能和自动跟价,甚至上线仅退款、运费险等服务。
可以说,平台已经黔驴技穷了。而且,卷低价的效果也确实不如预期。
平台看着财报上越来越低的利润,听着股东们和商家们的哀嚎声,咬牙处理着数不清的衍生问题,最后做出了决定:弱化绝对低价,重回GMV逻辑。
实际已经证明,低价已经卷不动了,再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那消费者除了低价,还想要什么?我们平台和商家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
这一点,拼多多早就给了答案。早前,其创始人黄峥就说过:
“低价只是拼多多阶段性获取用户的方式,拼多多对性价比的理解是‘始终在消费者的期待之外’,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感觉。”
看到了吗?他说,低价不是核心,核心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感觉。
看到这,想必你已经反应过来了,“去谈价”功能可不就是想让消费者在一个来回一个来回的砍价交锋中,获得占便宜的感觉!
然而,一个让大众更加迷惑的点是,“去谈价”真的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占便宜之外,也能获得更低的价格吗?淘宝是怎么想的?这一点想必大多数人都持保守意见。
不少人已经预料到了后面的剧情: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既然消费者想砍价,商家就可以先涨价,想要“便宜”?给你就是了。
好像又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阿里即将进入新时代!
不过,回到“去谈价”这一功能本身,如果是十几年的老电商应该对此不陌生,毕竟在20多年前的淘宝,准确来说应该是淘宝网,讨价还价一直是很常见的事。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淘宝网对标ebay,都是用的C2C(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模式,用户与用户之间彼此买卖,平台充当的更像是中介的角色。
而且当时马云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平台也缺乏完备信用机制,买卖双方两个陌生人之间信任完全不足,想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随着淘宝推出了在线聊天工具“旺旺”,以及支付宝的横空出世,商家和用户之间的信用基础也逐步建立了起来。
越来越多商家入驻,淘宝也渐渐演变成像亚马逊一样的B2C平台,此后“一口价”才逐渐成为标配。
而现在,“去谈价”这一古早的功能重现江湖,也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的淘宝,想起最近网上铺天盖地的阿里昔日大将蒋凡回归的消息。
老机制、旧人回归,淘宝难道江郎才尽、无人可用了吗?我想并不是的。
正如吴泳铭指出,电商业态竞争已经进入新的时代,头部电商之间,不再是单一市场与单一供应链的竞争,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履约能力与消费者服务能力,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格局。
基于此,21岁的淘宝也正在回归初心,以创业的心态不断创新,去探索、去尝试不一样的道路。
至于淘宝能否讲出新故事,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议价不回
淘宝干不过拼多多了,多年的淘宝用户都转移了,现在谁还不是货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