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寺村镇横桥村举行的一场分红仪式上,领到8200多元分红的村民梁茂盛喜出望外。
梁茂盛是横桥村委落田村人,家里有11亩水田。除了在外地工作的大儿子和刚读大一的小儿子外,家里就剩他一个人,典型的田多劳力少。
“以前我种一季早稻,一亩总收入大概1190元,除去成本,纯收入只有三四百元。今年我把11亩水田交给合作社统一种植,按照每亩分红748.57元,这次拿到了8200多元。”梁茂盛高兴地说。
梁茂盛种田收入增加,源自横桥村以“五统一”的模式种植水稻。今年,横桥村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鼓励村民把水田提供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耕机插、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分配“五统一”的“村民+合作社+企业”的模式种植水稻。
由于水稻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成本降了下来。“比如购买化肥,村民自己少量购买,一亩田得花160元,我们批量购买,一亩田只需要135元。村民自己请收割机一亩田得花100元,加上运输一共得花120元;而合作社请收割机只需85元,不需要另外运输。由于我们采用良种良法,水稻产量也提高了,平均亩产提高了90多斤。”横桥村党总支书记高杏秀说。
今年以来,该村合作社组织横桥村落田、慈悲两个自然村共302户以999亩水田入股种植水稻,企业负责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和收购。今年,合作社种植的早稻共产粮近101万斤,销售后除去成本、村集体3.2万元利润以及部分发展资金,共给村民分红74万元,预计晚稻还可以每亩分红500元。
除村民、村合作社盈利外,粮食生产企业也受益。“我们企业对横桥村土地入股的水稻片区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应用工厂化育秧、增密增穗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等先进技术进行高产攻关,实现稻米质量统一把控,有力提升大米质量,公司生产的大米除在广西热销外,还远销至粤港澳,产品供不应求。”象州县象仓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周桂新说。
象州县背靠大瑶山,素有“桂中粮仓”之称,“象州大米”已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近年来,象州县加快“7个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其中寺村镇横桥村创新“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分散经营、效益不高的关键问题,种粮综合效益得到极大提升。
“实行‘五统一’生产管理后,平均亩产干谷841斤,同比增长10%以上。农户早稻每亩分红748.57元,年分红预计超过1300元,将比自己种植水稻每亩增收700元。”象州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在雄说。
据了解,目前寺村镇的白崖村、谭村、崇山村3个村的合作社已经与象仓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土地全过程托管合作协议,预计明年新入股的土地有望达到5000多亩。(经济日报记者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