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至昆明自驾游集(4)三访鹅泉
2025年2月12日,阴天多云,德天瀑布——鹅泉,80公里。
这是我们第三次去鹅泉,因为实在喜欢。
青山环绕、水清如镜,翠竹婆娑、鱼翔浅底,在这里可以欣赏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欣赏画卷式的壮乡田园美景,体会山情野趣的韵味……
鹅泉独一无二的精致浓缩之美以及无法抗拒的魅力,只有去过之人,方能知晓。
游览鹅泉的感悟和体会,在前两篇游记中已有叙述,此篇游记不再赘述,详情可参阅附文一、附文二。
此次游鹅泉最令我欣慰的是,我2021年3月8日游记《天阴不掩山水美(2)俊俏鹅泉别走样》中,所提及的景区弊端,其中几点居然有了纠正或改观。
当然,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纠正或改观,与我的游记有直接关系,但是我相信,起码在关爱自然、希望我国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替游客们争取更好服务等方面,我和其他与我持相同观念的批评者和建议者的初衷是善意的,效果是积极的。
套用电影《长津湖》中歌词的形式也写一句,以表达欣慰之情:
如今俊俏依然,如我所愿。
前篇游记中几点意见的纠正如下:
——新建的景区售票及服务建筑群、大面积的停车场,已经被密集竹林和树木所掩饰,对景区整体美的影响,大为减少。
——湖畔右侧疯长的芦苇已经铲除,不仅复将湖区与农田合二为一,游客的视线也可一览无遗。
——原来可乘坐十多二十人的带顶棚大竹排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精致小巧的竹筏,竹筏减少了景区湖泊的拥挤,也开阔了游客的视线。
——原来景区右侧大片农田中纵横交错的水泥小路和很多半米多高的白色管子,已经消失。
——原来煞风景、破坏审美的两个巨大白色气球,已经消失。
俊俏的鹅泉没有继续走样,美丽的鹅泉正在返璞归真,我们很高兴。
多次自驾往返昆明与海口,靖西都是我们必然落脚歇息的地方,不仅因为靖西是一个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美丽城市,周边景区景点众多,还因为这里有一款巨好吃的广西名菜“猪肚鸡”,不仅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和诚信也值得称赞。
如今,这家“金记猪肚鸡”,已发展成为全广西的连锁店,我们在靖西、桂林、崇左等地都品尝过。朋友们路过时,也可以去大快朵颐,包你满意。
(附文一)
天阴不掩山水美(2)俊俏鹅泉别走样
2021年3月8日,阴,广西大新明仕田园——广西靖西鹅泉,93公里。
4年前,笔者夫妇在朋友带领下来过鹅泉并写过一篇游记
《广西靖西奇山奇水之鹅泉—春暖花开去南方(15)》。
此次故地重游,心中感觉暖洋洋的。
我们再次登上半山观景台俯瞰,鹅泉全貌尽收眼底,纵然天气阴沉,7百多年精华浓缩的鹅泉山水,风韵依然:峰林叠嶂竹林婆娑水榭摇影,碧波荡漾水草绿荫倒影倩倩......
欣赏赞叹之余,笔者大呼遗憾,没想到仅仅4年时间,俊俏精致的鹅泉正在悄然改变模样,让人扼腕痛惜。
想我鹅泉闻名天下,凭借的就是自然天成巧夺天工、精致巧雅独一无二,而今却被“建设”或“捣鼓”得古不古今不今、洋不洋土不土,商业气息的熏染正在蚕食自然山水,利欲熏心的放纵最终将毁灭人间仙境。
忿忿之心,不吐不快。
其一,新建的景区售票及服务建筑群、大面积的停车场,极大地破坏了鹅泉的整体自然美。
鹅泉景区很小,一大圈走下来超不过两千米,以前景区内外除几星星点点的民居外,放眼皆是自然山水。如今从半山观景台俯瞰下去,景区右侧新建的售票及服务建筑群、大面积的停车场很扎眼,极大地破坏了鹅泉的整体自然美。方便游客的初衷是对的,但如果破坏了大自然的无价馈赠,因小失大,那就太不值得了。事到如今,补救措施还是有的,比如在新建楼阁和停车场靠景区一侧,密集种植竹林或高大树木,既可遮蔽新的建筑设施,也可恢复部分景区原貌。
其二,严格限制景区内民居无节制的扩建和拔高。
原来景区内左侧湖畔的竹林后面有一处小村落,不大的面积和不太高的民居,在竹林掩映下,影影绰绰地与自然山水融入一体,炊烟袅袅、鸡鸣狗吠,很有生活气息。可现在,这个小村落膨胀了不少,最过分的是人为拔高,原来两三层的民居变成四五层,正在建设中的最高建筑物竟然达到8层。这样无限制地扩建和拔高,不仅让婆娑竹林黯然失色,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景区的自然和谐之美。这个问题是景区保护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切不可小觑,更不可放纵。
其三,景区保护需要统筹考虑安排,小处不可随便。
再次来鹅泉景区,笔者感觉景区主管部门缺乏景区保护意识和专业素养,包括审美感。
比如,湖畔右侧的芦苇疯长,两三米高的屏障不仅将湖区与农田一分为二,也遮挡了游客的视线。
还比如,宽不过几十米长不过两百米的鹅泉核心湖区,居然漂浮着很多能装载十多二十人的大竹排,为了挣几个小钱而毁掉了碧水涟涟、水草茵茵的美妙意境,弃高雅而逐铜臭,实在是没文化的财迷。
再比如,从景区新建大门进入景区后有一片农田,如果游客漫步在木栈道上,观赏周围各种花草随着季节变化的争芳斗艳,也是一种享受。但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不大的农田被水泥条铺就的小路分割成横七竖八的小块,小路左右还打桩似地立着很多半米高的白色管子。我们去时,景区油菜花还是黄灿灿的,但这块地无论从什么角度拍照,白色管子都很刺眼,太煞风景。还有异想天开者,在农田辟出两块空地,放置两个巨大的白色气球,显得与周围的自然山水格格不入,这都啥审美水平啊。
最后,鹅泉最著名的景致是“鹅泉跃鲤三层浪”。顾名思义,这里所指的主角自然是鲤鱼。笔者4年前第一次来鹅泉时,坐在柳荫下,观赏深不见底的碧绿水潭中,大小鲤鱼成群结队优雅游荡,心情很是恬淡。如今的水潭和湖区,完全不见鲤鱼的踪影,替而代之的是密密匝匝、大大小小的外来物种——罗非鱼。目睹这种相貌凶残的掠食性水中霸王,心里怎么也抒发不出“跃鲤三层浪”的情感。
广西多美景,鹅泉有特点。
以后再路过靖西,鹅泉是还想来的地方,因为那种精致浓缩之美独一无二。
以后再路过靖西,鹅泉是不敢来的地方,因为怕记忆中的美景变得不成样子。
俊俏的鹅泉,你千万别失去原来的模样。
(附文二)
春暖花开去南方(15)广西靖西奇山奇水之鹅泉
2017年3月
别看靖西低调,如画的美景实在不少。我们刚欣赏完德天瀑布的大气磅礴,又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靖西著名的景点之一——鹅泉。
鹅泉是靖西著名的八景之一,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西南部的三大名泉之一(另外两个是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又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的源头。闻名天下的“鹅泉跃鲤三层浪”,明代成化皇帝赐封的“灵泉晚照”古石刻,更使鹅泉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自古以来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鹅泉青山环绕、田园如画、翠竹婆娑、水清如镜、鱼虾如梭,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一幅幅画卷式的壮乡田园美景,体会山情野趣的韵味,或在古屯念安、三泉映月、睡美人、古碑文、鸳鸯树、龙神庙、鹅字碑、鹅仙塑像、叫喊岩等诸多景点中留连忘返……
鹅泉离靖西市区约9公里,十分钟的车程。
我们抵达时已是下午四点半左右,夕阳还算够意思,在落山前惠赠的时间,不仅满足了我们手机拍照的乐趣,还让我们在游人稀少的黄昏,静静地欣赏了田园牧歌般的美丽画面。
正当我四处观看拍照,有经验的朋友提醒说太阳快落山了,想拍鹅泉全景必须赶紧上山,否则光线不够。我们三步并作两步登上半山一处观景台,才发现那里才是欣赏鹅泉全景的绝佳位置。
从半山观景台目测,鹅泉景区面积大约不超过一公里。笔者猜想,古时的鹅泉可能就是一个小村落,经过几百年的修缮保护,遂成如今世人青睐的风景区。
不过,在这么有限的地域内,集中了有喀斯特地貌的群山、古代石桥、汩汩泉水、簇簇翠竹、亭台楼阁、几十户农家、大片碧绿的水面和油菜花(可惜我们去时花已经凋零)……确实难得。
在夕阳的余晖中游走鹅泉地界,或听大鹅齐唱,或观小鱼群游,或高处依栏远眺群山,或坐在泉边观赏小桥流水,或目送夕阳落山,或泉边垂钓……实在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和享受。
随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淡,白日的群山巍峨竹林婆娑水榭摇影……在平静的水面又幻作简明的倒影,显得非常自然、和谐、安详。
晚饭地点就在泉水池旁,土鸡土鸭大鹅小鱼令人食欲大增风卷残云,那叫一个爽。
驾车告别鹅泉,不知怎地,我想起了成龙电影《大兵小将》中的主题曲:
”一条大路呦通呀通我家
我家住在呦梁呀梁山下
鸡肥鹅肥呦牛呀牛羊壮啊
种豆种稻呦油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