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学之光,照亮北京——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系列丛书“百年文学中的北京”新书座谈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
活动中,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文学认为,文学是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体现,北京作为一座文脉悠长的城市,其百年文学书写不仅汇集了几代作家对这座城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首都的社会变迁与形象构建。“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书系的出版,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北京故事,盘活城市文学记忆、构建城市文学书写体系,弘扬大国文化自信、推动出版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出版集团将持续探寻北京城市文学书写更大的机遇,向世界讲好北京故事,让世界听到北京声音。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介绍了“百年文学中的北京”系列作品出版,他认为,从文学专业的角度看,这是一份回顾百年北京文学的名作精品,对北京方方面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这套书是文学类别主题创作的范例,也是跨越百年的北京优秀作家作品的凝聚载体;从城市文化角度看,这套书为北京留下了一幅多维度的立体文学画卷,吸引着人们“打开”这座城市,帮助人们更生动地认识这座城市。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介绍,“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书系涵盖小说、诗歌、散文三大文学体裁,是北京作家群跨越时空的一场盛大的同题写作,以更加整体性的视野勾连起北京文学的百年文脉。
与会作家、评论家代表围绕北京文学的历史与发展、作家与城市的关系、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北京,以及“百年文学中的北京”出版的重要意义等方面开展座谈。
活动现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认为,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文学写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北京这个空间,而应具有更多的内涵。他回顾了新时期以来北京作家的努力,认为80年代的京味小说虽然味道很正但与现实有一定隔膜,而90年代的北京文学则淡化了京味,更加看重时间,热情拥抱现实,体现了北京作为一支文化力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世纪北京文学的特点则是立足于北京,又超越北京到世界去,具有全球性的眼光。因此他强调,北京作家应具有宽广的胸怀,为塑造面向世界的北京文学而努力。
作家李壮表示,北京作为一个大都市,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巨大,更在文化想象和个体自我认同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他认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看北京,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书写。他以自己十年前挤地铁的经验和现在夜驾的经验为例,说明北京给他的感受和带给他的焦虑与痛苦已经完全不同。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北京是值得书写的,因为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能从中找到不同的自己,并通过书写北京展现自我。
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周晓枫认为,该书系深刻地记录了个体的独特声音与鲜活的生活细节,在内容和品质上既有庄重感又不失亲和力,使得读者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些生动而真实的北京片段。如何通过文字和文化作品来保存和传承历史记忆,如何通过创新来保护和增值传统,则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创新性的解读重构,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为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贡献。
北京文学期刊中心主任师力斌重点谈及《诗歌中的北京》,表达了作为作者被选入其中的荣幸,认为书中入选诗人很经典,从五四时期沈尹默、胡适等再到八九十年代诗人,与百年新诗史有奇妙的对应,相当于一部北京百年新诗史。同时,这套书的选编十分具有挑战性,显示了独到的诗歌观念,因为涉及确定作家作品的价值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中的位置等问题。他谈到,诗歌创作方面,八十年代以来诗歌从公共性走向了主体性和私人性,表达了自己在写作中尝试结合主体性和公共性的愿望。
活动现场
作家付秀莹以自己的作品《花好月圆》为例,分享了北京对她个人生活和创作的巨大影响。她谈道,北京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张力。这种张力不仅展现了城市的全貌,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它促使作家深入挖掘那些隐藏在宏大背景之下,却与每个个体生活紧密相连的细节,从而创作出既具有宏大视野又贴近人心的文学作品。
作家孟小书特别提到了《小说中的北京》选本对她的意义,她谈道,从老舍到史铁生再到现在的新兴作家,北京文学有着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文学脉络。在她的创作实践中,都市题材始终与北京城市紧密相连。孟小书偏爱运用地道的北京小话进行写作,她还特别关注一批新兴职业群体,试图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来洞察北京的变化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张莉表达了对“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书系受到关注和期待的感谢与喜悦,并详细介绍了编选过程中的考量和原则——生动、鲜活、常读常新,既要有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也要有广受关注的新锐佳作。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