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逃啊!有毒气弹!”1940年,抗日战争中,“炮神”赵章成发明出一种“特制炮弹”吓得鬼子落荒而逃。
1935年5月,大渡河畔,战火的硝烟在空气中弥漫,红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时刻。渡河的船只稀少,后有敌军追击,前有敌军严守河岸。
炮兵营营长赵章成,跪倒在地,他的眼前只有一根迫击炮炮筒,三发炮弹,连炮架都没有。
他稳住心神,双腿死死夹住炮筒,凭借多年来练就的精准测距法,三发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对岸敌军的火力点,瞬间炸裂的火光让敌人措手不及。
在这场战斗中,赵章成用他那独特的“跪射”战术为红军赢得了渡河的宝贵时间。
赵章成,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里穷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天生带着一股子聪明劲儿。
有时候,还帮着家里的大人做生意,谁见了都得夸一声。
除了聪明,他还特别喜欢玩弹弓,打鸟特别准。村里有一块荒地,常常是赵章成练习弹弓的地方,他用弹弓打鸟,百发百中,准头之好让周围的孩子们羡慕不已。
22岁那年,赵章成加入了冯玉祥带领的第二集团军,成为了一名迫击炮手。
他虽然从未接受过炮兵训练的农家子弟,但凭借着早年练就的精准射击本领,加上他天生的敏锐观察力,赵章成很快在军队中崭露头角。
不久后,他的名字开始在国民党军队中小有名气,成为一名出色的迫击炮手。在部队待了一段时间后,他对国民党的军风军纪十分失望,觉得这不是他要施展抱负的地方。
1931年的一次战斗中,他偷偷脱离了国民党队伍,不料误入红军营地。在被红军俘虏后,他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并解释说自己是误入国民党的队伍。
由于他是个文盲,这番解释竟然取得了红军的信任,最终他得以加入红军的队伍。
加入红军后,赵章成凭借自己在迫击炮上的天赋,很快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炮兵营营长。他不仅亲自操控迫击炮,还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战士。
赵章成发明了一种“跳眼测距法”,他通过趴在地上测量距离,极大地提高了炮弹的精确度。凭借这套方法,他带领的炮兵营屡屡在战斗中获胜,赵章成也因此在红军中声名鹊起。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百团大战打响。赵章成参与了榆辽战役,这场战斗中,日军据守碉堡,红军久攻不下。
赵章成观察着敌人的碉堡,心中盘算着如何更有效地将敌人逼出碉堡。突然,他灵光一现,想到一个大胆的办法——辣椒。
赵章成将辣椒面混合进炮弹的炸药中,制成了一种“辣椒炮弹”。
当炮弹在日军的碉堡里爆炸时,浓烈的辣椒气味瞬间弥漫整个空间,呛得日军以为中毒,纷纷从碉堡里冲了出来。
红军早已埋伏在四周,等着这些惊慌失措的日军自投罗网。事实证明,赵章成的辣椒炮弹战术不仅非常有效,还让红军在这场战斗中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
不仅如此,赵章成还展现了惊人的发射速度——6分钟内发射了240发炮弹,震惊全场。
他的这一战术创新,不仅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让红军在战场上占据了主动。辣椒炮弹的故事迅速在红军中传开,赵章成的创造力和炮兵技术得到了全军的高度赞扬。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赵章成再次披挂上阵,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
在朝鲜的战场上,赵章成依旧是那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炮兵指挥官。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实战经验,他在战斗中展示了无与伦比的炮击技术。
在一次关键战役中,赵章成带领部队成功阻击了美军的进攻,战后,他因战功卓著,荣获了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为国家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的褒奖。
赵章成晚年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闲下来。
1964年,他参与了北京“炮兵大比武”活动,继续为新中国的炮兵事业贡献力量。虽然年事已高,他仍然坚持为年轻一代的炮兵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
他始终相信,只有不断创新和学习,才能让国家的炮兵力量继续强大下去。
1969年,赵章成因心脏病在北京去世,享年64岁。为了纪念他卓越的贡献,灵前摆放了两架精巧的迫击炮模型,象征着他一生与炮火的不解之缘。
赵章成的传奇一生,至此画下了句号,但他的精神和技艺却永远留在了新中国的军队中。
赵章成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成长为一位“神炮手”,他的故事不仅仅是红军战斗中的一段传奇,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笔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