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英俊
一曲豫剧版的《奢香夫人》风靡网络,让豫剧这门传统艺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个医生、患者与豫剧的故事。
爱豫剧的患癌老头
故事的主人公老李(化名)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因为贲门癌于2019年4月住进了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
老李的手机里,每天都播放着《穆桂英挂帅》《卷席筒》《五世请缨》等耳熟能详的豫剧曲目,病房俨然成了“梨园春”百姓舞台。
照顾老李的是他的儿子小李,一个40多岁的糙汉子,同样对戏曲情有独钟。老李播放戏曲时,小李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唱上一小段。
从老李的脸上完全看不出来,他已经被疾病折磨了半年之久。
早在2018年11月,老李就被诊断出患有贲门癌,而且发现时已是进展期。加上老李患有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他先在当地接受了10次放疗和1次化疗。
经过治疗,老李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但倔强了一辈子的他拒绝继续手术治疗,执意回家过听戏、种地的自由日子。
病情加重再次入院
2019年4月,老李的病情有所加重,出现了进食困难,体重急剧下降。无奈之下,老李再次被小李送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
复查CT后,我们发现贲门肿瘤较前增大,已经堵住贲门口,所幸肿瘤没有发生远处转移。
术前CT
医生为老李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先进行两个周期的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老李这次非常配合我们的治疗,两周期化疗后,肿瘤较前缩小,手术排上日程。
手术前,我与小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趁机给我聊了很多他父亲的事。
老李年轻时酷爱豫剧,想成为一名豫剧演员。可是,学习戏曲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养家糊口的老李只能放弃自己的梦想。
老李对豫剧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小李,长大后的小李成为了一名唢呐艺人,并在家乡组建了远近闻名的吹唱团,将父亲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爷们儿,老爹的手术就拜托你了!”小李质朴地表达了对我的信任。
我回应道:“放心吧,你们登台演出需要十年的磨练,而我准备了二十年才上台手术。”说完,我们相视一笑。
人生如戏
手术进行地很顺利。
但老李体质虚弱,加上之前接受过放疗和化疗,术后需要更多的营养来保证康复,费用也比预期的要高。尽管如此,小李从未因住院费用延误治疗。
一天晚上查房时,我看到小李在病房里啃着馒头,不由问到:“你们信阳人不是爱吃米饭吗?”
他咧开嘴笑了笑:“米饭要配菜吃,而馒头可以干吃,配点咸菜味道更好。”那不自然的笑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了不耽误父亲的治疗,小李在尽力缩减自己的伙食费。
作为医生,我见过各种各样的病人家属,有像小李这样“孝字当先”的子女,也有因害怕被拖累而放弃治疗的儿孙。
正如戏曲一样,有《二十四孝》里弃官寻母的朱寿昌,也有《清风亭》里罔顾养育之恩的继保,人间百态,尽在其中。
出院那天,小李特意找到我,兴奋地说,老李恢复得很好,多亏了您的精湛技术和团队的精心照料。
他还说,报销后实际花费了三四万,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能不能加个微信,刘大夫,老爷子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向你汇报。”小李问。
“当然可以。”我回答道,看着笑容满面的小李,心中感到由衷的欣慰。
术后第二年,小李发来了老李在院子里乘凉的视频,老李恢复得非常好,神态悠闲。
“老李闲不住,非要干活,被我阻止了。”小李发微信给我说。
术后第三年,老李锯树的视频让人难以置信,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80岁的贲门癌病人。
“老头说了,佘太君107岁还能挂帅出征,我才80岁,干点农活肯定没问题。”小李又给我发信息。
“老爷子既然恢复这么好,他愿意的话可以适当干点活,对恢复也有帮助。”我给小李回复。
术后第四年,我收到了老李在田里割麦子的视频,老当益壮的老李精神焕发。
术后第五年,视频里82岁的老李又爬上了屋顶,身边的手机里依然播放着《五世请缨》中佘老太君的唱词:“老身我今年活了一百单七岁,眼不花我这耳不聋,腰不酸我这腿不疼,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啊!”
老李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相信还会收到更多老李的视频,术后六年、七年、八年、十年……
老李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豫剧的魅力和家庭的温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医生的坚持与患者的顽强。正如豫剧中的忠孝仁义,医生和患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不言而喻的承诺与信任。
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正是这种坚持和信念,让生命得以延续,让希望之花在困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