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欢腾的海

文/宋晓杰

开海节

缘起

二界沟是辽东湾重要的天然渔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渔场,冬季海面结冰无法出海,只能休渔。翌年三月中旬前后,海冰融化,渔业活动再重新开始。

再次奔向大海,对于渔雁小镇来说,不啻于大海的又一次馈赠。“猫了一冬,骨头都要锈上了,早就盼着这一天啦!”身心休整过后,力量重又回到他们体内。于是,二界沟骚动起来。网东、渔船、渔民,面对大海,就是三位一体的“最佳搭档”,他们卸掉冬的倦怠,整装待发。

你看!他们站在保养完好的渔船上,胸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浪花拍击船舷的声音,在他们听来,都是催促出发的动人乐章。时不我待啊!他们抛开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羁绊,撸胳膊挽袖子要大干一场了。很快,如节日般盛大的开海节拉开了序幕。

开海节大典又称赶海节、祭海节。它是一个分野:对于大海来说,是贮备的结束,奉献的开始;对于渔人来说,是短暂的休憩告一段落,又一次劳作即将启程。如今,开海节已成为二界沟具有特殊意义的个性名片。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应时应季的美味珍馐即将又一次抢滩登陆了。二界沟这座美丽的渔雁小镇、“美味制造基地”已备好了饕餮盛宴,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倾听海洋秘密的时节到了!还有比这更令人欣喜的吗?

△黑翅长脚鹬

盛况

自古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就有开海节的习俗。据说,自明代起,开海节已延续600多年了。渔家人热爱大海,信赖大海,他们严格遵循着大自然的律令,顺应着时序的变幻,敬畏着自然的伟力,向海洋索取,同时也感恩海洋。天地之间,他们用特别的方式向海洋致敬!真诚的素心苍天可鉴。可以说,开海节盛典是渔家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习俗,希望海龙王保佑他们平安、丰收。这是渔家人对传统和神灵的敬畏,二界沟当然也不例外。

自2016年起,二界沟开海节大典已成功举办多届。我参加了第二届、第三届,亲眼见证了开海节的盛况,看到了渔家人对海天的虔敬。在北方,漫长的冬季差不多有半年之久。因此,北方人更懂得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深刻内涵,更明白春和景明、鱼虾满舱多么珍贵。

开海节是一件欢庆、热闹的喜事,自然少不了吹拉弹唱、歌舞升平,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穿插其中也是必然。那感觉,与小时候过年的喜庆程度相差无几。

开海节前几天,就已经有大红的横幅挂在街道两旁,气氛一下子就“热”起来。在通往主会场的关键路口,还设有醒目的标识。走在那样的路上,觉得自己像贵宾一样,心里美滋滋的。即使行走在荒野,也会觉得海风温煦、春风拂面。

开海节当天,人们早早地便从四方八面涌向海边。在还没有返青的荒野上,突然出现的舞台像个盛装美人,如从海面上升起来的海神,把它打扮得如何惊艳都不为过。现代的声光电与古老的祭祀大典交织在一起,在现代与历史之间穿越,却没有一分违和感,只有双倍的开怀和喜悦——对美好事物与美妙情感的表达,谁能拒绝?

人如海,歌如潮。热场的威风锣鼓敲起来了!欢快的地秧歌扭起来了!人们只管踮着脚尖儿、抻长脖子,不停地从人潮中找着缝隙,目的是为了把舞台上的热闹看个仔细,每一个开心的机会都不想落下。

以第三届开海节为例,古老的祭海仪式依旧,但创新的演绎纷纷呈现:有歌舞、诗篇、渔家号子,也有评剧、二人转……请跟我来,再看一次开海节的盛况吧——

这一届开海节的主题是:千古赶海梦,世代渔雁情。整个盛典分为迎请龙王、祭祀大典、开海起锚、古镇风情、民众欢庆五个版块。

迎请龙王:渔民要出海喽!龙王案上,祖船堂前,敬龙王、拜海神的习俗是首要的。在喧天的鼓乐声中,盛装的80名旗手高举着“出海平安”“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长方旗,从远方款款向舞台走去。跟在队伍后面的,是面容庄严的渔工们。他们手抬肩担的是猪、鸡、五谷等祭品,举手投足整齐划一,仪式感十足。再看舞台上,古老的“渔家号子”响彻天地,听声音就知道:“号头儿”正是李子元。这一边,号子声才落;那一边,30位渔娘唢呐齐鸣,声震四野。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陆续登场。他们是演员,也是古渔雁的后人。在热烈、火爆的气氛中,“龙王”尊像缓缓就位。

祭祀大典:“洪荒开蒙,大海同生……”身着盛装的祭司高声诵读祭文,那份郑重与庄严令人肃然起静。这次担此重任的,正是此前见到过的气宇轩昂的老人。

开海起锚:祭祀大典结束了,远处的荒野上空礼花蜂拥,鞭炮齐鸣。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渔船从码头“万箭齐发”,驶向辽东湾更宽广的水域。人群潮水一般向海边涌去。我一路小跑,也没有看到期盼已久的壮观景象,连续两年都没看到。因为舞台与海岸间有一段长长的路,这边的祭文不想落下;那边的船儿已“离弦”——有谁跑得过“箭”呢?后来的情况,看了电视直播才清楚。再看这边,舞台下方的香案前,渔民家眷正在虔诚地焚香祷告,讨个好彩头。远方,船队已经在海面上犁开一道道海田。望着远去的帆影,忽生怅然若失之感。家眷们是不是常用这样的目光望着亲人的背影?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既然已经选择了做“岸”,只能把男人交给海洋。剩下的,唯有祝福和祈祷。彼时,船上是什么样子?在船上,真正的祭祀开始了。跪拜。祈福。将贡品悉数倾入大海。同时,他们撒下新春开海的第一网。

古镇风情:从2018年起,开海节增加了“非遗”展示的内容。在通往开海节舞台的路边,就展示了张兴华的木船。游人们在观看演出的前后,忙着与木船合影。有的人还扮做渔家女坐在船头,摆pose。张兴华说,他们提前一天就把木船拉过来了,有的木船太大,还动用了“老吊”。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民众欢庆:开海节为期两天。第二天依然还有文艺演出,只不过“舞台”从海边转移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了。青砖白瓦,飞檐斗拱,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民俗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原“汤”化原“食”。于是,集民俗、美食于一体的活动开始了,像渔市一样熙来攘往,好不热闹。徜徉于街巷之间,提提鼻子都是海的气息,海洋大餐还是要来一顿的。“蟹虾鱼螺贝,来吧!”

沿着味蕾的引领,“吱扭”一声,我们推开了一家海鲜店的大门。只听前脚刚落座的人抬高调门儿喊道:“老板,海货新鲜不?啥新鲜上啥!”

“大哥,瞧你这话说的!天天起早爬半夜的,吃的就是这碗饭。你能找到不新鲜的货,我免费管你吃两天!”快言快语的老板娘“吧嗒”一挑门帘从厨房里出来,顺手从前台上捏着笔、本过来,佯装嗔怒。但那回话里,分明透着骄傲与自豪。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还不想回家怎么办?有温泉泡一泡吧,解累解乏解懒。我承认我没有远大理想,平实、本真的幸福生活的本意,大约就是这样吧。

开海节结束了,烟火四散,盛大的狂欢已远,日子走下舞台,洗去粉墨,融入了静静的岁月长河。宠辱不惊的渔家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一晌贪欢忘记平平淡淡的日常。窗外那片海,一直装在他们的心中;向远的目光,一直续接着他们从海到家的航线。他们的头发里、衣襟上,甚至皮肤上,永远有海风的味道——其实,那就是与海互相渗透的气息,是海赋予他们的珍贵宿命。水陆之间,荡漾的永远是波涛和深情。

入夜,渔雁小镇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淡淡的光晕下,淡淡的鱼腥像缕缕香火,悠悠地氤氲开来,如梦似幻……

△斑尾塍鹬

古渔雁的演绎

2018年夏,大型舞台剧《辽河口》经过众多艺术工作者的精心编排、创作与演绎,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拉开了演出的帷幕。该剧以迁徙式捕捞为开篇,以鳌鱼旗开宗明义,以“锚神”和“水姑”为剧情人物的原型,描绘了在辽东湾畔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古渔雁追寻洄游的鱼群定居辽河口,在海潮涤荡的岁月中顽强生活的动人故事。

很遗憾,我因为有写作任务在外采访,没有在家乡看到这部剧的现场演出,但从剧情介绍中了解到:该剧巧妙地把渔民赖以生存的“排船”、结婚前的“寸子舞”、樯张网搭樯的“渔家号子”、出海前的“祭海仪式”等辽河口文化素材有机地融入其中,既还原了多年前古渔雁的生产、生活状态,又赋予古渔雁文化新的内涵。虽然如今的渔业发展迅猛,许多渔事活动都已经实现了机器化,但是,古渔雁这种古老的文化已成为考古意义上的一个重要符号,深植人心。它也是海洋文化与自然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古渔雁文化是人与鸟、人类与自然关系中不可拆分的整体。对于二界沟来说,古渔雁已经成为水乳交融的独特的文化徽章。

平时,我特别喜欢看纪录片。近年来,因为要创作与山川地理、地情文化及非遗传承等内容相关的一些新书,我更是如饥似渴地搜罗各方纪录片资源,尤其是积累了大量与自然、环保、生态相关的一些纪录片素材。它们确实在我写作的路上给我增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营养,对我更好地了解与理解本地域、本民族文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曾经在纪录片《景德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宋朝灭亡后、元朝未稳前,人们印象中擅长马背上骁勇善战的忽必烈,第一时间在距离景德镇不远处的浮梁县建立了“浮梁瓷局”,这种空前绝后的视野,为中国成为世界瓷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历史的风云飘散,尘埃落定。如今,颐指气使、无坚不摧的王侯将相皆已灰飞烟灭,而薄如纸、温如玉的瓷器却流传下来。

如此看来,一门手艺、一种技能,绝不仅仅是它们本身。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还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不灭的灵魂和闪光的精神瑰宝。

△现代的辽河口

孔子思想、朱熹理学、丝绸、茶叶、瓷器、书法、中医、武术等等,这些中国元素,翻山越岭,飘洋过海,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大门。同样,二界沟这个从前的小小渔村,因为悠久的古渔雁文化,成为沟通世界的神奇水道。从这里出发,它正日夜兼程,奔向辽阔的海疆……

《绿色中国》A(上半月)2024年10月号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