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漠发现巴达吉林之美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0-29 15:26:41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耿国彪

作为我国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属中国西北极干旱的温带荒漠地区。该地区以连绵起伏的高大沙山和丘间众多湖泊而闻名,展示了沙漠景观不断变换的地质和地貌特征,令人叹为观止。

巴丹吉林沙漠拥有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相对高度达460米)、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如此独特的景观展现了巴丹吉林沙漠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展示着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续的风沙地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生物栖息地。

2024年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大沙山和神秘湖泊群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巴丹吉林沙漠五绝——群湖

苍茫大漠金沙碧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独特、稀有、绝妙的高大沙山,以及无数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是温带和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和地貌持续演变的杰出范例,也是全球范围内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沙漠景观之一”。

巴丹吉林沙漠的魅力,让领略过的人都意犹未尽、魂牵梦绕。记者随车队进入巴丹吉林沙漠,极目远望,无尽的金黄色沙粒从四周延伸到天际,与碧波荡漾的湖泊交相辉映,让人感受到天地合一的苍茫与辽阔。

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以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寺“五绝”著称于世。极少的人为干预使巴丹吉林一直保持原貌。

巴丹吉林沙漠的奇绝,首在高大沙山。巴丹吉林沙漠内的独立沙丘大约有6000多座。巴丹吉林沙山以高、陡、险、峻著称,其中最高的固定沙山必鲁图峰海拔1611.009米,相对高度达460米,堪称世界沙漠的“珠穆朗玛峰”,沙山气势磅礴,沟壑纵横,沙壁如峭,令人震撼。

一直从事沙漠研究的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治宝认为,沙漠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21%。但在全球现有的213项自然遗产,39项复合遗产中,沙漠遗产仅有11项。从全球代表性来说,沙漠遗产数量太少了。而在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巴丹吉林沙漠申遗前还未有沙漠这一遗产类型。从类型上看,已列入世界遗产的沙漠多为炎热沙漠,而冷冬沙漠极少。我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冷冬沙漠分布地,具有极高的申报潜力。

△粉红湖

“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不仅是全球最为高大的,也可能是目前已知太阳系最为高大的。目前的沙漠研究已经进入深空探测时代,巴丹吉林沙漠的研究意义则更为深远。再有就是申遗过程发现了更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需要接下来持续进行科学探索。”董治宝说。

在一个叫做厚来吉林的沙山前,记者看到沙组成了各种形状的地形地貌,在高低不同的沙丘间,一些沙生植物在鱼鳞状形态的沙坡上生长着。

董治宝告诉记者,高大沙山是巴丹吉林沙漠的突出特征,但巴丹吉林沙漠与其他沙漠也具有类似之处,沙丘类型具有复杂多样性,特别是在沙漠边缘和沙山间发育了多种基本简单沙丘类型,在空间尺度上远小于高大沙山。

“最常见的就是新月形沙丘,也是沙丘形态中最早形成的一个形态。新月形沙丘是由风沙流的横向环流所致,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翼部,两翼的开展度与主导风的强弱成反比。新月形沙丘纵剖面形态不对称,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宛如一弯弯的新月。”董治宝说。

在巴丹吉林沙漠中考察,记者见到最多的就是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尤其那些沙丘链犹如岸边排排海浪,汹涌澎湃,非常壮观。

△新月形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的另一绝就是湖,一个个藏身沙漠中的湖泊如同天空之眼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站在最高的必鲁图峰上,视野之内有5个湖泊,光洁如镜的一个个湖泊,像一颗颗散落在沙海里的五彩宝石。

如果从高空俯瞰巴丹吉林沙漠,沙山与沙丘间的湖泊星罗棋布。目前已探明的湖泊有144个,其中淡水湖12个,绝大多数为咸水湖。由于湖中富含各类矿物元素以及盐生生物,湖泊颜色会呈现粉红色、红色、绿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形成如宝石一般的各色“海子”。

△董治宝教授讲述巴丹吉林沙山的形成过程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具有长期稳定的补给,使湖泊水量长期保持稳定,尽管水位的季节变化很明显。”董治宝说,巴丹吉林庙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苏敏吉林湖畔,是阿拉善八大寺之一,该庙建于1755年,已有200多年历史,目前仍然距湖面很近,而且从未被湖水淹没,可见过去200多年湖泊水位变化极小。

站在伊和吉格德海子水流清澈的泉眼边,董治宝手指对面高大的沙山告诉记者,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与湖泊关系密切,沙山中储存的水分稳定地补给了湖泊,可以看出沙山愈大,湖泊亦愈大,且湖泊水量与气候的关系不够直接,在气候波动的背景下,湖泊水位仍然能够维持长期稳定。

△神泉

伊和吉格德海子水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巴丹吉林沙漠中较大的湖泊之一,周边沙山海拔1450米。伊和吉格德是蒙古语,意为“大沙枣”,因海子周边盛产沙枣树,沙漠中生长的沙枣面积最大,故名“大沙枣”海子。

伊和吉格德海子湖水湛蓝,沙枣林树形粗犷,湖水边湿地平坦,沙山、湖水、沙枣林互偎伴生,相映成趣,在茫茫大漠中平添了几分野趣,展现一种另类的和谐。

“我每年都会来巴丹吉林沙漠,我和学生们几乎走遍了这里的沙山,每个湖泊都采过水样。”董治宝说,巴丹吉林沙漠的典型性体现在高大沙山和湖泊共存,这里是开展风沙地貌、沙漠地区水循环与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区域,也是进行沙漠研究的理想之地。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作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咨询单位,负责申遗全过程的技术支撑工作,项目历时7年。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党支部副书记、顾问刘强表示,作为技术团队自己全程参与巴丹吉林沙漠申遗工作,经过团队反复研究、比对、认证,认为巴丹吉林沙漠完全符合世界遗产十项标准当中的第七项和第八项,即“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和美学价值的地区”,以及“构成代表地球现代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录、发展中重要的地质演变过程和具有重要的地貌或地质特征”。由于巴丹吉林沙漠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背景,受到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和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其沙漠形成过程仍在继续。因此,巴丹吉林沙漠也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阐释沙漠形成过程提供了典型例证。

作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一绝,红海子因湖水矿化度高,随着季节不同,从春季到冬季,湖水呈现出浅粉、浅红、粉红、朱红、深红等不同的红色,是每一个来巴丹吉林探秘的人必到的沙漠景观之一。记者到达红海子时正值中午,阳光直射,蓝天白云和深红色的湖水以及周围广布的沙山构成了一个超出常人认知的画面。在一声声惊呼中,感受大漠的神奇。

站在红海子边,刘强向记者表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为进一步研究沙漠沙山的形成和保护沙漠丘间湖泊奠定了基础,填补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的空白,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湖泊和沙丘沙漠特征自然遗产独一无二的价值,其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值得全人类共同呵护。

呵护巴丹吉林让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人类造福

随着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发挥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优势助力阿拉善地区的发展并造福当地牧民,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及阿拉善盟等各级党委政府思考的问题。

发展的前提首先是保护。

“我们这次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高大沙山和丘间湖泊,它在拥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的同时,更具有地球演变过程的完整展示,保持它原有的样子就是最好的保护。”巴丹吉林沙漠自然遗产申遗参与者、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工作人员曾祥峰表示,为了更好地呈现巴丹吉林沙漠原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先后被纳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系统保护。

在“大沙枣”海子,记者遇到了阿拉善右旗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刘维斌。他从事沙漠巡护工作已经20多年,每天都是带上铁锹、水壶和食物,发动落满沙子的皮卡车,驶入茫茫沙海。

“巡护中,我们主要检查保护区里有没有私搭乱建和私自开采、违法狩猎等现象,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检查维护界碑、标识牌和摄像头。”刘维斌介绍,2016年以来,阿拉善右旗在保护区内的主要位置安装了监控设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生态保护水平。近年来,《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自然保护区规划》等政策文件编制、实施,为保护好自然遗产奠定了制度基础。

△刘维斌向记者讲述巡护情况

谈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后的保护,刘维斌十分激动:“虽然在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监控室内,大屏幕上可以显示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实时监控画面。但我们会继续结合远程监控监测和实地保护调查,将巡护工作坚持下去,让巴丹吉林沙漠一直保持最美的样子。”

保护自然遗产地,不仅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原真性,完整性,更要实现自然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在遗产地申报过程中,中国充分尊重当地牧民利益和诉求,将牧民纳入保护的主体之中。

阿拉腾格日乐是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牧民,家族世代生活在巴丹吉林沙漠,“沙漠里每一个湖泊旁几乎都有牧民居住,都以放牧骆驼和羊为生。”

阿拉腾格日乐1976年出生,今年已经48岁了。他告诉记者,沙漠里不缺水,放牧之余,在家周边种一些蔬菜、苞米生活,过去一般都是一家一个海子,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小时候出一次门去镇上采购物资或送孩子上学,一般要半个月的时间,赶着骆驼,要计算好一天走的路程,晚上在谁家住宿等。现在好了,牧民家里都买了车,出去一次一天就可以回来。”阿拉腾格日乐笑着说。

△阿拉腾格日乐在接受记者采访

据他回忆,7年前,巴丹吉林开始申遗时,每个嘎查都组织牧民开会,倾听牧民意见,解答疑虑,得到可以继续住在这里、继续放牧、继续发展旅游的回答后,牧民们吃下了“定心丸”。“7年来,牧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遇到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会及时制止。”

与阿拉腾格日乐不同,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牧民塔娜一直在外地打工,到2015年才回到家乡,开起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民宿。

塔娜告诉记者,“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要保护这里的环境,放牧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垃圾清理。巴丹吉林沙漠神奇、干净、美丽,希望大家都保护环境,让这片沙漠一直保持‘最初的样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阿拉腾格日乐、塔娜这样的牧民们常年生活在沙漠中,已经成为了沙漠的一部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可持续的,不会破坏沙漠,反而对保持沙漠的原真性、完整性具有益处。谈到申遗成功后如何加强遗产地保护,董治宝说:“对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最大的保护就是不破坏它,保持它的原貌。”

“在沙漠里居住的牧民生态保护意识很强,都按规定放养家畜,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就向我们提供线索。”曾祥峰说。2023年12月,曾祥峰按照牧民提供的线索,救助了一只翅膀和爪子受伤的秃鹫。他和同事在工作站给秃鹫投食喂水,等它的体力恢复一些,就送到专业救助机构。后来秃鹫痊愈,被放归自然。

“巴丹吉林沙漠拥有鹅喉羚、盘羊、鸬鹚等野生动物,我们将通过野生动物调查等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保护好巴丹吉林沙漠生物多样性。”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副局长张兆鑫说。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遗产地科学研究;一是尽早启动自然遗产地本底资源调查。全面掌握自然遗产地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及质量等核心数据,为遗产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二是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合作,加大对高大沙山、丘间湖泊、沙漠植被等自然价值和要素的监测和科学研究,为保护管理提供决策支撑。三是进一步强化对遗产地大量的高大沙山、风成景观的多样性和湖泊的独特性的美学价值研究,向全世界展示巴丹吉林沙漠的线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阿拉善右旗林业草原和荒漠防治局局长姚孝德说。

传承游牧文化守护世界自然遗产地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

作为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阿拉善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直到今天,记者穿行在巴丹吉林沙漠中,仍能看到沙漠里几乎每个“海子”都有牧民生活,他们放牧骆驼、羊群,成为沙漠中独特的风景。而这也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提供了助力。

资料显示,阿拉善盟已调查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330余处,包括古遗址990处、古墓葬148处、古建筑27处、石窟寺及石刻12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分别是居延遗址(含黑城遗址)、定远营、曼德拉山岩画群、巴丹吉林庙等。

“‘苍天般的阿拉善’辽阔而神奇,沙漠文化、草原文化、骆驼文化、航天文化、赏石文化交相辉映,在额济纳地区出土的居延汉简被誉为20世纪中国四大考古发现之一,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括阿拉善烤全羊、蒙古族养驼习俗、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查玛、沙力搏尔式摔跤、蒙古象棋、蒙古族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蒙古族民歌(和硕特民歌)和蒙古族萨吾尔登等都已经成为阿拉善游牧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阿拉善右旗宣传部副部长、文旅局局长靳星说。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最先看到的就是曼德拉山岩画。这里仿佛一片荒芜之地,山脊、沟谷旁布满了黑色玄武岩石,起伏蜿蜒,犹如长龙巨蟒,与山下的茫茫戈壁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奇伟瑰丽的自然画卷。曼德拉山岩画就雕刻在这些光滑的玄武岩石上。

△曼德拉岩画群

沿曼德拉山拾级而上,裸露的岩石和高耸的山势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岩画要画在处于山顶的最高处?这个记录古代生活的场景在几千年前是否水草丰美?

“绵延几公里的曼德拉山曾是原始氏族部落、匈奴、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的游牧地,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留下了这一幅幅神秘的符号,创造了灿烂的岩画文化。曼德拉山岩画分布密集、内容丰盈、题材多样、风格新奇、韵味深刻、画面清晰。数量最多、刻制最精美的莫如各种动物形象。除此之外,还有大型的狩猎、围猎、天体崇拜等图像和文字题记等。”阿拉善右旗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范永龙说,曼德拉山岩画群,现有岩画4234幅,分布在东西6000米、南北3000米的黑色玄武岩脉上。根据岩画的色泽和有关岩画内容推测,可分为5个时期:第一期,新石器时代;第二期,青铜时代;第三期,南北朝至唐代;第四期,西夏;第五期,元、明、清时期。

“曼德拉山岩画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文明,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对研究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畜牧史、环境史、宗教、美学等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远古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范永龙说。

在巴丹吉林沙漠文化的传承中,始建于1755年的巴丹吉林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存在。它坐落于茫茫沙漠的最深处,被誉为“沙漠故宫”。

△巴丹吉林庙

驱车深入巴丹吉林沙漠,翻过数不尽的沙丘,来到水草丰美的庙海子。这里四面环沙山,一座200多年前的白墙金顶寺庙坐落在湖边,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象抹上一笔浓厚的人文气息。

苏敏吉林又名庙海子,因其湖畔的巴丹吉林庙而闻名。这里是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巴丹吉林嘎查村委所在地,沙山、古刹、碧草倒映湖中,宛若幽静的世外桃源。

巴丹吉林庙建筑面积并不大,三面环湖,一面临沙,距最近的沙漠边缘也有60多公里。为什么要在沙漠腹地建这样一座庙宇,这些建筑材料在200多年前又是如何运送进来的?这些问题没有人作答,只有周而复始的阳光和静若处子的沙山在风中站立。

巴丹吉林湖泊中有众多甘泉,苏敏吉林湖畔的“听经泉”就是其中之一。苏敏吉林湖畔芦苇丛生,庙宇庄严肃穆,相传每当喇嘛诵经时便会自动喷涌出“听经泉”,闻声而涌,声去而止。

专家解读说,苏敏吉林的湖底覆盖着厚厚的淤泥,因含有饱和的地下水而十分松软,行走或叫喊声产生震动,随含水淤泥传播的震动能产生挤压力,使泉水沿淤泥裂纹不断上涌,产生神奇的听经涌泉现象。

记者在“听经泉”畔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闻声而涌、声去而止,但看到了巴丹吉林庙中的一位喇嘛在听经泉边伫立的画面。那是在早晨,一座一座连绵不绝的沙山围住了珍珠般的庙海子,水晶一样的天空和闲散的云朵浮印在水面,披着僧衣的喇嘛站在水边注视着纯净的水底世界。一时间,仿佛分不清喇嘛和庙海子哪一个是真实哪一个是虚幻。此时一句诗句在记者的脑海中涌出“世界因巴丹吉林沙漠看到你,而你通过庙海子看到整个世界。”

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沙漠里的万千眼泉和湖泊,让人有了生活的基础。巴丹吉林沙漠中,差不多每一个湖泊处都有牧民生活,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牧民生活。

2023年6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禹卿植到巴丹吉林沙漠进行实地评估考察,考察期间召开利益相关者座谈会,会上有牧民表示出对申遗成功后搬出沙漠的担心。

禹卿植表示,沙漠中的牧民一直住在这里,会去放羊或者放骆驼,这是你们的生活习惯,而且你们这种放牧可能会带来更好的自然景观,其实你们已经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了,你们是我们需要去保护的,所以不要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不能过度生产。

阿拉腾格日乐说,“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沙漠之中,羊和骆驼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如今又多了旅游。近年来,随着交通日益便利,不少游客前来沙漠旅游探秘,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来源。我通过在旅游旺季做向导、给游客开车,每年也有了5万多元的收入,在镇上都买了新房。”

阿拉腾格日乐告诉记者,申遗成功后,这里的牧民们也迎来了一些新变化。村民们都拥有了沙漠“守护者”的新身份。据介绍,遗产地主管部门与周边牧民已建立协同联动保护管理措施,聘请生态管护员负责遗产地日常保护巡查,协助遗产地环境保护、垃圾清理、应急救援等工作,有效提升了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过去到沙漠自驾游的游客对环境保护不重视,随手丢垃圾的事情时有发生。现在好多了,游客越来越文明了,自己产生的垃圾一般都自己运出沙漠。我们这儿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遇到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会及时制止。”阿拉腾格日乐说,“现在申遗成功了,我坚信巴丹吉林会越来越好,我的骆驼也会成为沙漠里动人的风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域人类生活思考的传承,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部分。文化在自然遗产的传承和利用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巴丹吉林沙漠的申遗成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沙丘沙漠湖泊类型自然遗产独一无二的价值,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是值得全人类共同呵护的自然珍宝。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地里面有3个自然保护地,自治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持续加大保护的投入,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对外合作,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使众多珍贵的自然遗产得到了切实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监督专员敖东表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自然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后,将切实做好自然遗产的传承利用,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突出世界自然遗产的公益性,在严格保护遗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自然体验等活动,使自然遗产绽放新光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绿色中国》A(上半月)2024年10月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