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之乡三产融合昆明打好中药材产业牌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0-30 09:06:37

掌上春城讯云南有药用植物资源8456种,居全国首位。昆明有2419种,占全省的29%,其中常用野生中药材近300种,是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如何依托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打好中药材产业发展牌?

昆明围绕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打造全产业链为着力点,持续加强植物资源保护,向品种化方向发展;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产地初加工,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向标准化方面发展。

大力推进重点中药材种植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昆明身处“植物王国”,明代云南嵩明人,滇南医学家、药学家兰茂就著成我国首部地方性本草专著《滇南本草》,早于《本草纲目》。据了解,禄劝县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006种,寻甸县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40种,禄劝县和寻甸县被列为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个云药之乡。东川区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750种,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为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昆明正逐渐形成一个种植核心区和中药加工集聚区,拥有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目前,全市有147家企业从事中药材产业,聚集全省60%以上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70%以上的提取物加工企业。拥有云南白药、昆明中药、贝泰妮等一批中药材产业头部企业,华润三九整合昆药、圣火药业以三七血塞通为主导产品打造三七全产业链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中药材种植31.94万亩,中药材种植业产值1.35亿元,加工产值72.34亿元,销售额182.78亿元,产业布局日趋完善。

近年来,国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大对中医药产业扶持力度,昆明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三七、天麻、西洋参、云木香、滇续断等重点中药材种植。其中,依托禄劝“一县一业”中药材示范县创建,在禄劝、寻甸、东川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圃),不断提升中药材育种育苗能力,将3个县区打造成中药材种子种苗重点繁育区。以禄劝、寻甸、东川为主导,发展优质原料种植核心区,打造以轿子雪山为核心的滇中高山优质中药材产区。以嵩明、富民、石林、宜良、安宁、晋宁、盘龙、五华、西山为拓展种植区,推广生态种植、林下和光伏板下种植,优先发展三七、天麻、云当归、云党参等中药材种植。以昆明经开区、昆明高新区、滇中新区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保健品、日化品等加工生产,形成中药加工集聚区。

随着中药材种植效益日益凸显,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步发展。去年,三七、续断、黄精、砂仁、花椒等5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天麻、当归、重楼、云南参的种植面积也有5000亩以上;全市中药材加工量10.9万吨,加工产值158.89亿元。

已形成中医药产业发展集群

拥有好资源,畅通物流和市场是关键。昆明市菊花园中药材市场作为全国最早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中药材市场之一,已聚集商户1000多家,经营中药材品种4000多种,市场去年交易额超26亿元。按照“立足昆明、依托云南、面向全国”的思路,昆明启动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目前交易中心落地官渡区,并完成相关经营证照办理,建立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线上平台(www.yunyao.top),将与菊花园交易市场互为补充。目前,交易中心认证企业、机构76家,线上平台正式启动后,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交易中心。同时,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微信公众号和“季季康”小程序已完成认证并开展线上业务,引导28家省内外大宗药材企业、38种中药材上线交易中心,在“季季康”小程序上,推出中药材品种140多个,个人可以购买。

目前,全市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企业中,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涌现出云南白药、昆药集团、一心堂药业、龙津药业、云南生物谷药业、圣火药业、昊邦药业、云南道地药业、金柯制药等一批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已形成以昆明高新区、滇中新区、昆明经开区为主的中医药产业发展集群,逐渐形成产销一体的企业集聚区,集仓储物流配送、饮片生产、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为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昆明市在种植端,以轿子雪山为核心,打造高山优质中药材产区,培育中药材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加工端,保持中药饮片、中(成)药、日化品、保健品、中药食品、植物提取等快速发展,鼓励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兽药、生物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企业加快发展。在销售端,建立完善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整合现有菊花园中药材市场等销售主体,发展中药材大宗贸易,推进“线上+线下”大型交易平台建设。

昆明同步推进原料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面积达4.01万亩,已成功引进天麻、西洋参、云黄芪等名贵中药材,稳步推进三七、续断、党参、云木香等规范化基地建设。大田云当归、云木香、滇续断基地稳步发展,林下天麻、西洋参、三七、滇黄精、灵芝基地初见成效,光伏板下黄芪、红花、金银花初步成型,粮药间作、林药、果药套种推广应用。以昆明鸿垚农业、鹏祥农业、悦峰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积极发展优质药材原料基地建设。

昆明还聚集全省90%以上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中央和省、市属科研机构68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95个。为提高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目前,昆明市与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工程中心、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中医大学中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全省中药材产业专家建立专家组,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昆明围绕中药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集群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不断提升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市场化水平。

促进中药材产业协调发展

“昆明中药材产业发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产既小且弱、二产大而不优、三产渠道不宽等困难和问题。”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将抢抓中医药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努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强产地优质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科技支撑力,加快昆明市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建设。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30万亩,中药材种植业产值增长6%,加工业产值增长8%。“十四五”期间,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30万亩以上,实现农业产值30亿元以上,饮片、中药和提取物产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市场销售170亿元以上,综合产值500亿元以上。

一产将依托云南中药材种植第一大省的优势,发展云南三七、天麻、滇重楼、滇续断等道地、特色优质中药材原料种植,推进林下种植、光伏板下种植、生态种植。二产依托昆明中药材加工聚集优势,发展中药饮片、中(成)药、日化保健品、植物提取等精深加工。三产依托昆明要素集聚的虹吸优势,打造中药材贸易中心和科技中心。以北部县区、昆明高新和经开区、主城区为中心,重点扶持骨干品种和产区布局的龙头企业,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原料生产龙头企业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中药材加工产业集群和中药材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依托现有的高山优质中药材种植基础,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支持,融入中医药文化、人文创意、农旅观光等要素,植入健康养生、中药日化和中药食品等功能,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稳定产业体系,促进中药材产业协调发展。

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弱点在一产、难点在二产、堵点在三产的现状,昆明还将实施“强链工程”发展行动,培养和打造一批链主企业。推动成立中药材产业联盟,把市场主体组织起来,通过举办产业论坛、产业培训,召开供需见面会等措施建链壮链。在种植端,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展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发展中药材种业。在加工端,保持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传统加工优势,加大对日化品、保健品、中药食品、植物提取等企业的培育力度。在销售端,以建立中药材贸易中心为目标,完善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发展中药材大宗贸易,打造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及相关产品的“线上+线下”大型交易平台。同时,提高产地加工能力,培育市场贸易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昆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