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科研团队与国外知名大学团队联合发现奥陶纪大附肢节肢动物新属种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0-30 20:18:07

2024年10月29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刘煜团队凭借其近年来在寒武纪澄江节肢动物化石CT三维无损研究上积累的丰富研究经验,获邀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研人员组成国际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urrentBiology《当代生物学》(中科院一区)联合发表题为ApyritizedOrdovicianleanchoiliidarthropod(“奥陶纪黄铁矿化的林乔利科节肢动物新属种”)的学术论文。

本次研究报道的林乔利科新属新种Lomankusedgecombei的命名源自希腊语“loma”和“Edgecombe”,意为“边缘”和“山谷”,是项目组专门为了致敬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GregoryD.Edgecombe教授而以其姓氏命名的,以表彰他在节肢动物进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左图供图:LukeParry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右图供图:刘煜研究员、冉瑞鑫在读博士(云南大学)

该研究通过使用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的显微CT设备,对产自美国上纽约州的奥陶纪Beecher’sTrilobiteBed生物群的新物种化石进行高精度扫描,并使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及虚拟解剖技术,报道了奥陶纪首个林乔利科新属种及其完整的三维精细软体结构。该生物群的动物生活在相对低氧的环境中,死后被埋藏在沉积物中可以很好地进行矿化作用,由于黄铁矿取代了它们身体的生物组分,从而形成了令人惊叹的金色化石,因此这类化石也被称作“愚人金”化石。

新物种的体长介于8—20毫米之间。研究发现,Lomankusedgecombei的鞭状大附肢与尾部较为独特:与其它林乔利科的其它物种相比,此次报道的大附肢远端肢节大幅缩小,细长的鞭节(flagellum)直接连接到肢节(podomere)上,表明其功能是感知而非猎食;尾部前端为倒三角形,后端为长度大于动物体长的尾刺。在头甲之下保存有发育良好的口板区域(epistome-labrum)。本研究进一步支持了大附肢属于中脑体节(deutocerebralsegment)的假说。

Lomankusedgecombei的光学照片

基于详细的三维形态学数据,研究团队用贝叶斯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Lomankusedgecombei与林乔利属物种为姐妹群,且位于分支末端,这与该新种与其他大附肢类动物相比在演化中有更多性状变化的假设一致。

大附肢类节肢动物多发现于寒武纪布尔吉斯页岩型(Burgess-ShaleType)生物群。Lomankusedgecombei的发现表明,寒武纪时期的优势物种——林乔科节肢动物在奥陶纪幸存下来,其大附肢从捕食功能转变为感官功能以及眼睛证据的缺失等形态特征变化,很可能该新种曾占据了底栖的生态位。这一研究也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寒武纪顶端食肉动物的演化过程,为研究早期节肢动物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和理论支撑。

论文第一作者、牛津大学LukeA.Parry副教授表示:“与其说Lomankus是一个大附肢类动物演化的‘尽头’,不如说它向我们展示了大附肢类在寒武纪之后依然在变得多样化和持续演化,曾经令人生畏的大附肢至此执行了完全不同的功能。”

基于CT扫描的Lomankusedgecombei三维建模及虚拟解剖图

云南大学刘煜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和其指导的在读博士生冉瑞鑫共同负责该研究的三维建模、虚拟解剖和数据分析工作,云南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联合培养的在读博士生RobertJ.O'Flynn负责系统发育分析工作,云南大学麦慧娟博士负责样品的CT扫描工作。该论文的合作作者还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耶鲁大学DerekBriggs教授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lizabethG.Clark博士。

刘煜表示,这是首次国外知名大学邀请云南大学科研团队进行节肢动物化石三维无损研究方面的科研合作。本次研究成果的发表,不仅扩宽了“显微CT扫描+计算机三维建模和虚拟解剖技术”在澄江生物群化石以外的适用性,更体现了在国家、云南省和云南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古生物学科的一些重点研究方向正取得快速发展,在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云南网记者:胡津滔

云南日报-云新闻编辑:蔡飞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