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31日电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东北部,全县总人口17万人,是德宏州唯一没有边境线的边疆县。自2015年定点帮扶梁河县以来,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扶持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全方位参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平山乡上河东,芒东镇笋子洼、洒坞等乡村走向振兴。
2023年5月,怀揣着服务乡村振兴的热忱,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新一批驻村工作队员踏上了征途。在这片绿意盎然、民风淳朴的土地上,开启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生涯,成为梁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一块小小基石。
倾听民声筑梦乡土
经过数日不懈地努力,上河东村村委终于卸下心防,同意种植甘蔗发展集体经济。但如何让广大村民心甘情愿地参与其中并同意土地流转,又成为摆在贾大朋面前的一道难题。村民们对规模化甘蔗种植心存疑惑,担心发展甘蔗种植集体经济能否真正带来增收;同时,土地作为他们世代相传的生存之本,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寄托,让他们难以割舍。为此,贾大朋带领队员们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以诚挚之心,倾听民声。他们详尽阐述了甘蔗种植市场的广阔前景和经济效益,让村民们理解这不仅仅是一项增收举措,更是推动村庄长远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当真心与诚恳汇聚在一起,村民们心中的顾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几位村民当场便踊跃报名参加甘蔗种植技术学习培训班。
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贾大朋说,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这片甘蔗田里,正编织着一个关于美好生活的梦想。
扶智育人授人以渔
一如往常,麻锦楠熟练地点火烧柴,用当地的“罗锅”煮上米饭,再把饭菜打包送去给地里干活的师傅们,接着便马不停蹄地来到罗家看望兄妹俩。
罗家兄妹俩家里非常困难,父母离异后一直由父亲带着他们。前几天父亲突发疾病住院,只剩兄妹俩独自在家。麻锦楠隔三岔五就会去看望孩子们,为他们辅导作业,与他们聊天谈心。一进家门,麻锦楠看到兄妹俩懂事地趴在桌前写着作业,刚刚吃完泡面的碗还在水池里飘着。她的鼻子一酸,虽然家庭困难,但是两个孩子对学习从来没有松懈过,他们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假期学习的困难,笋子洼村驻村工作队员们连续三年开展大学生返乡公益辅导,今年共招募了40名返乡大学生,辅导中小学生近300名。
躬耕学农振兴产业
为了继续做大洒坞的肉牛养殖产业,延琳飞和驻村工作队员不断查阅有关养牛的知识,并向养牛经验丰富的村民学习,牛的食槽大小、高低如何设计?牛粪如何清理?饲草料应怎么规划?接种哪些疫苗?什么时间接种?什么时候购入肉牛等等,成了延琳飞时常挂在嘴上的话题。经过多次的考察并结合村民的建议后,依托云南师范大学帮扶资金,驻村工作队完成了对牛舍食槽、水槽的改建。同时,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他们为牛打上了耳标,在牛场安装了6处监控。去年9月,母牛繁殖了一头小牛。当天,第一次接触母牛产崽的延琳飞比村民们更紧张,随时通过监控关注母牛的动态。忐忑不安之下,他驱车来到牛场,和村“两委”、养殖人员刘大哥一起等待小牛的诞生。当小牛产下的那一瞬间,村党总支书记兴奋地说:“延老师,老母牛领儿了,领出来了!”这是合作社的第十六头牛,延琳飞给它取名为“小石榴”。延琳飞深知每新增一头牛,对于村集体经济来说就是一份经济收入。截至目前,洒坞村合作社肉牛数量较去年5月翻了一番多。扩建的牛舍也已经完工,未来可容纳60头牛。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上河东、洒坞和笋子洼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印刻在驻村工作队员的记忆中,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要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的决心。他们将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公仆”的使命与担当,绘制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美好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