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民国时期如若说哪位女子原本握得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那一定就是陆小曼,她的生活原本非常幸福,有一位军官丈夫,可最后却为了“多情诗人”徐志摩背叛了自己的丈夫。
她也因为这个丑闻,瞬间从大户人家的千金变成了人人唾骂的“渣女”,陆小曼不惜伤害一条鲜活的生命也要结束与军官丈夫的感情,令人唏嘘不已。
可是现实生活总会给年少无知当头一棒,陆小曼虽说如愿与徐志摩成婚,奈何他的心却没能为她永远停留,陆小曼这一生辜负了别人,同时也被人所辜负,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陆小曼出生于大户人家,她的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加上她自身条件也非常好,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身姿也十分曼妙,是能够令不少人眼前一亮的“漂亮风景”。
除此外,陆小曼还精通多国语言,其中英文和法文简直就是她的“舒适区”,在1920年时还曾被外交部邀请,担任了中外人员的口语翻译官。
她的家庭对她一直都寄予厚望,虽说是女性,但是陆小曼也接受了高等的教育,不仅如此,因为她是家中八个孩子里唯一活下来的,因此在家中一直都被视为“掌上明珠”。
在1909年陆小曼就跟随父母前往了北京生活,十年后年仅17岁的陆小曼就顺利跻身到了名媛的行列中,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大才女”。
在北洋政府外交部工作中,她展现了自己全部的才华与能力,那时候说起陆小曼几乎全都是赞扬的声音,后来她还与唐瑛一起被合称为“南唐北陆”。
或许那个时候的她也是父母眼中的骄傲,是他们能够昂首挺胸的资本,只是没想到,这一切却在多年后被陆小曼亲手摧毁,她也从“才女”变成了“渣女”。
陆小曼的第一段感情是由父母做主定下的婚姻,在她19岁时就嫁给了王赓,当她结婚的消息一出,就有不少惋惜的声音,甚至各大报纸头条上都赫然写着“一代名花落王赓”的字样。
在那时人们的眼中,王赓是配不上陆小曼的,嫁给他也着实是有些委屈了,因此当时还有不少学者开始批评包办婚姻,并且提倡新时期恋爱应当自由。
这张照片就是陆小曼的前夫王赓的照片,虽说两人年龄差距有些大,并且王赓也并不是多俊朗帅气的一个人,但是在婚姻最开始时陆小曼还是非常满意的。
不仅如此,王赓当时已经是军官了,因此薪资也是不错的,在经济方面完全能够满足陆小曼的交际生活。
不过正因为有了“面包”,所以才会慢慢开始渴望爱情,陆小曼是一位才情兼备的女子,因此她对婚姻的设想也是充满了浪漫和温馨的。
可偏偏王赓就不懂这些,就是妥妥的“大直男”,长此以往的相处,陆小曼心中的孤寂感也越来越明显,与王赓的感情生活也就渐渐产生了分歧。
不仅如此传统观念较深的王赓一直希望陆小曼能够成为一位贤妻良母,因此时常劝她“放弃”社交圈中的生活,减少抛头露面的次数,这一点无疑是直接撞上了陆小曼的“枪口”。
她对王赓的不满越来越深,就在此时她遇到了一个人,他不仅才情了得,还非常懂浪漫,这人就是徐志摩。
陆小曼在他的甜言蜜语中彻底迷失了自我,她开始渴望能够和徐志摩在一起,两人的地下恋情在1925年被曝光,一时间陆小曼的“风流生活”就成为了大众的谈资。
原本以为能够顺利离婚的陆小曼,不曾想却在此时怀上了孩子,如若那时她与王赓重修旧好,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只可惜她选错了路。
为了能够和徐志摩在一起,她将一条鲜活的生命“扼杀”于腹中,王赓也因此彻底失望同意了和她离婚。
虽说陆小曼如愿与徐志摩在一起了,但是堕胎所带来的伤害却对她造成了终生的影响,因为那时医疗水平并不好,因此陆小曼也彻底失去了成为一位母亲的资格。
不仅如此,陆小曼的身体还会时常病痛,常常会令她夜不安寐,因此后来只能不断求医,她的第三段感情纠葛也是因为看病所造成的。
1926年,陆小曼终于成为了徐志摩的妻子,这张照片就是两人结婚时所拍摄的,不过因为两人的相爱过程并不光彩,因此前来祝贺的人也非常少。
就在世人都以为陆小曼自己寻找的感情能够获得幸福的时候,她和徐志摩的感情也产生了分歧与争端。
婚后陆小曼奢靡的生活迟迟未改,并且她也非常享受在名媛圈中的生活,曾经还能通过学识去挣薪资的她也开始慢慢“堕落”,变成了一个依靠男子存活的“旧时女性”。
尽管那时徐志摩的名气非常高,但是他每日所得根本不够陆小曼的支出,无力承担的情况下只能劝诫陆小曼收些性子,不要在如此放纵。
而让这个家庭入不敷出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陆小曼的奢靡生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陆小曼吸食鸦片。
鸦片就和现在的“毒品”一样,一旦沾染上就极难戒除,并且日日都需要,因为早已成瘾所以无法拒绝,哪怕鸦片价格昂贵,也只能买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那么陆小曼身为名媛,又是如何染上这种东西的呢?
实际上她并不是为了缓解内心孤寂想要去体验虚幻的感觉才染上鸦片,她吸食鸦片是因为在曾经堕胎时身体受了很大的损伤,时常会病痛难忍,也就是在这时她遇到了翁瑞午。
这个与她“纠缠”了半生的男子,也是在翁瑞午的建议下,陆小曼选择用鸦片来缓解病痛,只是没想到最终上了瘾,这样的因果循环,也算是陆小曼“咎由自取”。
翁瑞午和陆小曼之间的情感非常微妙,两人因为治病时常会有“肌肤之亲”,但是却从未跨过道德底线半步,不过两人时常在一起“耳畔密谈”也传出了不少闲话。
加之陆小曼本就有情感不忠的“前科”,因此这场“三人行”的感情也成为了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尽管翁瑞午明白自己从未真正对不起徐志摩,但是终究难堵悠悠众口,两人正式开始发展,是在徐志摩飞机失事以后。
失去了徐志摩的陆小曼,就等同于失去了经济来源,同时也失去了能够照顾她的人,陷入悲痛的陆小曼,还亲自写下了缅怀长篇《哭摩》,以此来悼念亡夫徐志摩。
不过尽管对徐志摩离世的悲痛心情还没有彻底走出去,但翁瑞午却无缝衔接成为了下一任替补,开始照顾陆小曼的起居生活。
虽说那时翁瑞午的家境还是不错的,但是奈何家中人口众多,且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翁瑞午,长此以往,家中即便曾经富庶不已,现如今却也是过着拮据的生活。
不过无论翁瑞午的家庭生活有多么艰难,他却从未亏待过陆小曼,他深知陆小曼曾经的生活是骄纵奢靡的,想要一朝改变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他也只能和曾经的徐志摩一样,为了挣钱只能不停奔走。
而晚年时期的陆小曼感情却变得十分单一与纯粹,虽然她忘不掉徐志摩,但是翁瑞午对她的陪伴和照顾也让陆小曼非常感动。
徐志摩曾拜托胡适照顾陆小曼,但两人之间的气场相差太远,因此并没有产生任何感情寄托,可在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居多年后,胡适却站出来称日后由他来照顾陆小曼。
并且还提出让陆小曼离开翁瑞午,以后她的所有生活费用都由自己来出,不过这一次陆小曼却改了性子,即便是翁瑞午身体不好,经济上也十分拮据,可她却没有选择离去。
陆小曼给出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因为两人在一起多年,翁瑞午身体欠佳,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离他而去。
虽说陆小曼的感情总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但是感情上她的选择却始终如一,她想要的就是男子在“力所能及”基础上给予她全部的爱,除此外还能给她无限期的陪伴。
在步入中年生活以后,陆小曼就鲜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这张照片还是陆小曼前去参加侄女陆宗麟婚礼时所拍摄的。
虽说此时的她已经44岁了,还经历了鸦片的摧残,但是在重大场合下,陆小曼依旧维持着曾经身为名媛的那份自信与从容。
打扮得也十分干净整洁,样貌也维持得非常好,单看照片都很难相信她此时已经44岁了,气质非常出众。
陆小曼曾经的生活璀璨如明珠一般,她的未来也能够拥有许多选择,可偏偏她踏上了感情这条“不归路”,沉溺于情爱之中,彻底迷失了曾经那个耀眼的自己。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因病离世,终年62岁,随着她的离世,这位传奇民国美人的故事也彻底落下了帷幕。
一场风花雪月将自己所有的成就掩埋,前半生大放异彩,后半生却孤苦凄凉,不过这也正是人生充满未知的最好展现,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虽然晚年困苦,但她也算是随心所欲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