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答题,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让生产更“高效”,制造更“聪明”,发展更“高质量”,吉林省梯度培育了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引领制造业“智改数转”。
那么,“数字化车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吉林网走进东北工业集团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为大家揭晓车间内的“奥秘”。
一进车间,墙面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正显示当时各生产线的运行情况;
工人将预设参数输入数字化系统后,流水线上的各种机械随即运转起来,飞轮零部件的铆接、焊接、检测等生产流程一气呵成……
偌大的车间内,机器声轰鸣,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却只有十几名工人在忙碌,一切在数字化的加持下,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数字化车间,就是以精益为基础,自动化程度较高,防错系统较多,各种系统引领的数字智能车间。”吉林大华数字化车间负责人李增辰说,数字化车间通过ERP、MES、PLM系统的平台化集成,实现设备层、数据采集层、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的数据全面集成,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提升数据采集、分析的效率,生产效率不仅提升,更是保证了产品质量。
“数字化车间配置101套桁架机械手、10台六轴机器人,生产线整体自动化率达75%以上,其中8条自动化生产线为1人多机操作。”讲到这里,李增辰也给我们举了个最直观的例子:数字化车间的化生产线与普通生产线相比,提高生产效率35%以上,产品质量提高10%以上,人员减少50%以上。同时,通过人机隔离、机器换人、智能检测等手段,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飞轮齿圈总成制造企业,吉林大华数字化车间于2017年初正式启动,以面向汽车产业智能发展为迫切需要,重点围绕双质量飞轮和挠性飞轮产品进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以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如今,公司已形成双质量飞轮年产100万套,挠性飞轮年产350万套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供给GM、SGM、奔驰戴姆勒、吉利等国内外多家大品牌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飞轮齿圈总成产品。
下一步,吉林大华逐步将其它产品线打造成数字化产线,在管理的智慧化、生产的智能化和产品的智联化上下功夫,在数字化的助力下,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王昕
摄影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