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有条街巷,曾有成片林木
还留存了清末、民国等时期的建筑
它就是——定海桑园弄
走,一起去定海古城Citywalk!
↓↓↓
桑园弄位于定海老城北部,东起人民北路,西至建国路,中部有分支通往环城北路,全长414米,基本保留了石板路面。因弄内曾有一片桑园而得名。1966年,在“文革”中改名高潮弄,1981年恢复旧名。
PART.01
桑园弄的桑树是旧时定海城内难得的成片林木
桑园弄局部
桑园弄的桑树源于从龙峰北麓发源,在桑园弄北端穿北城墙入城的溪流。这条溪流原沿北濠河环城墙流淌,因落差大、水流急,而无法通行船只。清同治十年(1871),定海直隶厅公署在北城墙上开口置铁栅以引流,称为北喉。由于溪流两岸因山洪的冲刷而不稳定,因此在民居间留下了一片空地,成为勤劳的北门居民的种桑之地。
PART.02
桑园弄有清末、民国时期宅院
桑园弄24号的墙门
桑园弄混杂了清末、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和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二层、多层楼房。其中,桑园弄44号李宅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296平方米,由正屋、厢房及围墙等构成院落,屋后有水井一口。桑园弄24号卢宅为民国建筑,占地面积585平方米,由正屋、两侧
厢房、台门等构成四合院,正屋面阔三间带两端厍头,单檐硬山顶,盖小青瓦,檐下用牛腿、斗拱承檐檩,雀替雕刻精美,前立面石板垫底,上立木板结构,明间前开六扇木板门,次间用红砂岩石板墙裙,上部木格窗,西厢房前有水井一口,保留了石质井圈。
桑园弄44号民居
桑园弄24号民居
旧时的桑园弄与北大街交叉口的桑园弄4号原还有沈家大院,1947年12月15日,中华海员总工会在定海成立支部,址设桑园弄4号。然而,遗憾的是,沈家大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民北路改造中被拆除。
位于桑园新村13号的瞭望楼
桑园弄内最显眼的建筑,当数房高二层,飞檐翘角的瞭望楼。瞭望楼坐落在桑园新村13号,为清同治十年(1871)重修城池时建造,由正楼、南北厢房、照壁等建筑围成独立院落,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瞭望楼的正楼有二层,通面阔19.08米,通进深9.55米,地面铺石板,有落地柱子34根。第一层为穿斗式,用八檩,前设廊子,廊柱上采用单翘斗拱承托抱头梁和檐檩,两侧尽间布置楼梯,原为盘查过往可疑人员的盘诘厅;第二层前檐柱外设一小方柱,支撑在第一层前廊月梁上部,两侧尽间采用悬梁结构,省去檩和柱子,使走廊畅通无阻,东西墙上各开一个直径0.55米的圆窗,是当时瞭望城区形势的哨房,瞭望楼的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式,飞檐翘角,独具特色。瞭望楼的南北厢房均面阔二间,是旧时城防士兵的膳宿用房,即光绪《定海厅志》所记载的窝铺。
1950年以后,瞭望楼初由舟山市林场使用,后被改成桑园居委会幼儿园,之后成为留方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1997年12月瞭望楼被公布为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PART.03
桑园弄还曾有长生桥……
桑园弄民居
民国时期的桑园弄内还有长生桥、永福桥和昭忠祠。其中,长生桥因附近有长生殿得名;永福桥因附近有福德祠得名。昭忠祠也称忠烈祠,是清代定海县衙纪念英烈的场所。据清光绪《定海厅志》记载,忠烈祠正殿祀有浙江提督李长庚、定海总兵罗江太、张朝发、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以及定海籍瑞安副将蓝嘉瑛等诸位殉国的将领,左右轩楼记载了阵亡官兵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