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书房:书香四溢文化新地标
走进金凤悦书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温馨的空间、舒适的桌椅、整齐的书架,营造出理想的阅读环境。这里总是坐满热爱阅读的人,学生在认真写作业、查阅资料;上班族到这里放松身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老年人在这里品味经典,回忆往昔……悦书房成为不同年龄段人群共同的精神家园。
建设悦书房,是金凤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悦书房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涵盖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费阅读书籍,还可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完成自助借书、还书和续借等操作。悦书房还加强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和网络阅读平台建设,统筹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现由纸本阅读向线上阅读、数字阅读等多层次、立体化的阅读方式转变。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悦书房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读书分享会、作家讲座、亲子阅读、社会公共实践等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在悦书房的带动下,金凤区的阅读氛围日益浓厚,建立起以金凤区图书馆为龙头,街道图书馆分馆、金凤悦书房为枢纽,图书流通点、农家书屋为基础,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三级公共阅读推广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精准化、便利化,让群众享受公共文化建设成果。
如果说悦书房的文化服务模式是“政府+文化场馆”,那么嘉麓书院等新型文化空间,则把文化服务模式转变为“空间+多元主体”,让演出、展览、讲座等实现“哪里有地方,就办在哪里”。踏入嘉麓书院大门,仿佛来到一个宁静古朴的世界,典雅的中式门楼,院内竹影摇曳,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屋内木质家装和精美的书画作品,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宁静的气息,让人们沉下心来,沉浸在书本和艺术的世界。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展示、体验活动,满足群众的个性化文化需求,推动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区食堂:暖胃暖心民生新福祉
干净整洁的环境、美味可口的饭菜、实惠的价格,社区食堂已经成为居民的“心头好”。10月23日中午,走进位于贺兰山中路街道阅海万家F2区东门的万家社区食堂,只见人头攒动,等待取餐的人排起长队。这里能同时容纳200余人就餐,是金凤区规模最大的社区食堂。
近年来,金凤区采取“场地换服务”及闲置资源盘活、政企合作等措施,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政府专项资金,将社区停运或闲置的养老服务设施阵地改造成社区食堂,同时免收房租和设备使用费,吸引社会力量多元开办社区食堂。通过运营模式的转变、社会主体的多元参与,目前社区食堂就餐人数较原来增长3至5倍,个别社区食堂日均就餐人数达到300至500人次,是原来的10倍以上。
同时,社区食堂在服务功能上实现“一日三餐、一周菜品不重样”,并提供特色熟食、饮品出售,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享受菜品8折优惠,孤寡老人享受5折优惠,不但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还满足了上班族、学生族的就餐需求。社区食堂还推出规模配送、配送入户等个性化服务。
悦邻里:和谐社区幸福新家园
在老年大学里学习新疆舞、非洲鼓、电子琴、合唱,在健步走团队里走秀,时不时还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黄河东路街道通福家园社区58岁的郭广萍没想到自己的业余生活会如此多彩。
通福家园社区以“金凤悦邻里”品牌为载体,创建了邻里中心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去年被评为全国“全年龄和谐友好”完整社区。邻里中心可以说是社区的文化交流和活动中心,引入商业、公益、社会组织、个人四类群体,以“公益+低偿”“公益+市场”方式开展运营,以资源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以服务换服务,推动社区服务高质量、高品质、高效能同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金凤区残联借助通福家园社区创建完整社区的契机,将残疾人之家嵌入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和工作平台,已为20多名语言或肢体发育迟缓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金凤区聚焦居民需求,全面统筹资源,构建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结合城市更新、市域治理现代化等重点工作,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点为补充,优化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布局。建成10个集社区公共服务、养老托幼服务、文体教育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金凤悦邻里”。
“金凤悦邻里”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手工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悦邻里”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通过成立居民议事会、志愿者队伍等方式,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
在“悦邻里”的带动下,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各族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在社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