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朱耀照
自从入了作协后,书柜里受赠的书便多了起来。其中很多为作者的签名本。翻开扉页,作者的字迹一笔一划刻在上面,像夜空的闪电一样清晰。简单的,为“某某先生惠存”“某某先生指正”;复杂的,还有一些共勉性的语句。有的字迹端端正正,给人郑重之感。有的个性凸显,跟作品内容互为补充。
但不管如何,我都可从中可以体悟到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忍痛割爱时的一种庄严,一丝安慰。字如其人,书如其人,他们渴望通过旁人的阅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实质。
我倍感珍惜的签名本,是张抗抗老师的《情爱画廊》。
今年4月,浦江县文化部门邀请张抗抗等老师前来采风,并指导县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工作。虽然他们的行程非常紧凑,但县作协还是见缝插针,布置一个张抗抗老师售书签名活动。时间定在11日11:00。
10:50,当张抗抗老师驱车赶到2公里路外的县作协活动室时,门口早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张抗抗老师一进活动室,就为签名会的热烈场面所打动。她坦诚地对大家说: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但因时间关系,只能简化手续。签名前,请每人将名字写在纸上。她呢,也只写某某先生或女士惠存,然后署名和日期。她的平易近人,引起了一片掌声。
不用吩咐,大家拿着书,井然有序地向前挪去。
轮到我时,张老师看了一眼写有我名字的纸条,就龙飞凤舞起来。我接过一看,上首还有醒目的两个字:“育人。”它们在最顶端,长长的,大大的,略微右斜。像是风中一起摇晃的两株树,又像是两个一前一后往前走的巨人,很是醒目。我有一种意外的感动。
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让我想起了前一个小时的事。在县书画展馆大厅,座无虚席。全县300多文化人士聆听张抗抗老师作的文化传承和交流报告。我坐在第一排,得以近距离目睹张抗抗老师妙语连珠的风采。报告完毕,我将离场时,遇到了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吴同学。他叫住了我,并把我叫上主席台一侧。正当我疑惑不解时,吴同学拉着我向张抗抗老师介绍起来:“这是我在就读农技校时的班主任。我走上文学之路,有他的鼓励。”张抗抗老师忙伸手过来,对我说:“老师了不起!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生。”因时间关系,会面不到两分钟,张抗抗老师便匆匆离开。想不到,百忙之中的她,还能一下子记住了我,并在签名本上送了我两个意味深长的文字。
我知道,“育人”,不只是针对教师而言,文学也有这个功能。在某个程度上说,张抗抗老师算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我在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作为文学爱好者,那时已在关注张抗抗老师,熟读了《夏》《淡淡的晨雾》等获奖作品。当了教师后,教的是农业技术课程。但在教学中,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文学觉悟去感染学生。无意插柳,竟也成果颇丰。像吴同学,就是因为文学兴趣,从写通讯报道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中国作协会员。我呢,历经近30年的沉寂,2015年重拾文笔,抒写心中美好,试图去感染人,鼓励人。发表了一些作品,也成为省作协会员。在我和吴同学的身上,不就有包括张抗抗老师在内的文学家育人的痕迹吗?
这签名本,我时时翻阅。小说用文字绘画,文中有画,将读者带入其中色彩缤纷的世界和主人公复杂的精神领域,从而阐释了张抗抗老师独特的情爱观。它秉承了张抗抗老师文字、意境和思想的优美,给我以美妙的享受。
而那扉页的签名呢,又时时让我感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感到文学的力量,心中生出春阳般无限温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