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模式,学不来但也很好学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1-05 12:05:53

每天,去苏州工业园区考察交流的团队络绎不绝。

10月30日上午,在采访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许斌的一个多小时里,刚投运不久的南岸新地跨境电商产业园展厅,迎来送往了四拨考察团。“从去年至今我们大概接待了近2000场、2万多人了,包括活动、会议、调研参观等等形式在内,各种交流都有。”许斌回忆。

自30年前打下第一根桩,今年恰好“而立之年”的苏州工业园区活力依旧、澎湃至今。园区里某些片区聚集的人才,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国内大小园区林林总总,如雨林般茂盛的生长着、比拼着。而苏州工业园区,是其中剑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存在。

用成绩说话: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税收、固投、进出口均超万亿(注:进出口以美元计),还在不断迈上新台阶;开放程度、经济密度、创新浓度位居全国前列。

园区那么多,为何是苏州?“而立之城”还能领先,苏州经验哪些值得学习?跟随探“新”长三角借“力”大湾区——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探寻如何以特色立园、让企业满园的答案。

定力

苏州工业园区有一组著名的对比图,一张是1994年的手绘规划图,另外两张是2012年、2022年的实景图。三张图几乎一模一样,直观展现了这片土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众所周知,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合作项目。对于三十年前的中国而言,有亚洲“四小龙”之一带路,园区的起点很高,一开局就拿到了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成熟经验。

此后,园区一直将“规划即法”的理念奉为圭臬。这套经验后劲十足,“规划要留白”“产城融合发展”“空间布局要合理要有连续性”,近些年在全国多地园区开发建设中逐渐深入人心的概念,是苏州三十年来的实践。

此次探访记者发现,苏州工业园区的定力,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上,产业规划的执行定力更是可贵。

“有的企业家抱着现金来说‘我要买一栋楼’,我们只能说‘对不起,你不符合我们的产业要求’。”苏州工业园区跨境电商创新中心招商总监陈文睿说,“我们作这样的限制都是为了实现产业集聚。”

园区载体最怕空置,压力显而易见地给到招商团队,但来自不同功能区的几位招商总监都表达了相同的招引态度:假设一栋新投运、还有30%的空间没有装满的大楼,一旦产业定位为数字经济,就只招赛道里的企业,“我们可以保证里面没有一家小贷公司、没有一家电销公司,不做实业的都不要”,甚至“宁愿空着”,哪怕“招引的企业很小,但符合产业规划、有成长性,我们愿意培育”。

不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项目,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项目,该拒之门外的还得拒之门外。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监任旭提到另一种情况,曾经有位科学家只身归国创业,技术产业化没有问题,但一来就要30亩地。“基于对成果转化进程的判断、对团队运营管理的了解,我们跟他沟通协商,先利用孵化平台启动项目,团队成长起来再寻求更大的办公空间。”

走过30年,园区虽然已从金鸡湖8平方公里启动区扩展到278平方公里建成区,但“寸土寸金”的现实让园区更加倚重前期的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一旦确定,接着就是贯穿始终。

调试

然而,苏州工业园区并不是一片一成不变的土地。

科学制定政策、规划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遇到壁垒、问题、变化后的迅速调整。

回溯历史,苏州在生物医药产业上鲜有历史积淀。如今漫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几乎每隔二三分钟路程就会遇到一家“明星企业”。

最新发布的《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二,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3项位列全国第一。常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除了自2009年以来的产业发展定力外,任旭还讲到了迭代。

入园11年的他经历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多个阶段,“每个时代,生物医药产业需要的要素不太一样。”从早期的中间体、原料的合成与分析平台,到后来的抗体中试平台,再到引入抗体发现平台、模式动物平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推动或引进了不同阶段的专业性公共平台建设和服务厂商配套。

虽然产业在不断变化,但园区总能尽量实现既有专注研发、制造的企业,也有上下游平台协作企业、科研院所、配套服务企业的支持。

之所以能不断实现“适配”,在任旭看来“园区的顶层设计有前瞻性,我们具备的则是身处一线的洞察。”

苏州工业园区采取了“管委会+平台公司”的模式,后者负责载体的建设、招引、运营等。这套模式中还设计了关键的反馈机制,当一线运营者感知到真实的需求,可以反馈给上层影响政策的调整。

任旭比喻,这套模式“既有将军,也有传令兵和战士”,保证了政策的落实,也促进了生态随企业、随产业不断调试。

除了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外,招商引资的亲商理念是苏州工业园区从新加坡学到的另一套经验,站在企业、创业者、投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洞察真实的需求,解决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生产运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

所以,当记者问及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时,任旭说:“我回答不了‘经验’,但我可以把所收集到的企业需求分享给你。我这边的企业,他们现阶段有哪些共性的需求,我告诉你;你看看你那边的企业和产业有没有遇到这些问题,以及你有没有资源来解决这些需求。”

每个地方每个阶段,问题不同、需求不同、资源禀赋不同。15年持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依旧走在全国前列,归根结底四个字:因地制宜。

专业

对需求的洞察,不是随时在线、嘘寒问暖,而是专业。

走进纳米城展厅,LED屏幕上流动的“纳米树”展示着纳米产业的“生命之境”,让来者看到纳米技术构建的多领域全貌。像这样的深度解构,是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和运营的“必杀技”。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纳米城目前招商团队成员,大都是理工科的硕士,“他们懂技术、懂运营、懂外语,跟项目团队洽谈,能听懂人家在做什么、在说什么,能对准企业需求作推荐,实现更好的招商。”

懂行的人跟懂行的人沟通,是一件顺畅的事情。从最初的产业规划,到后来的生态营建,专业需要贯穿始终。

譬如招揽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企业,不能随便找个写字楼,“他们对层高、抗震、温度湿度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前述工作人员说,“开建新的载体前,很多项目都招好了,而这些即将入住的项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场地条件,我们都是定制化建设,专业摸排对方需求。”

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不少地方都将招商引资列为“头等任务”“一号工程”,招商比拼愈演愈烈。“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产业链招商”,市面上的新提法越来越丰富,但终究考验的还是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对链上企业和技术的精准定位。

专业的另一个侧面,表现为耐心。

2007年,被称为“生物湾”(BioBAY)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开园。有报道记载,时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分管科技局的杨建中回忆,“当时的工委书记整天追问我,这些企业什么时候爆发?”他回答,10年。

2010年,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也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主阵地——苏州纳米城的诞生。苏州工业园区还为其规划了“产业蓝图”。目前,纳米城聚集近600家相关企业,产业链逐步完善,“但目前很多项目集中在产业链前端,产业化仍是任重道远,科技产业没有办法那么快成熟,需要时间去积淀。”前述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这种高精尖的未来产业,一方面需要政府提前布局和规划,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耐心。

这样来看,苏州的“冷板凳”,也坐了许多年。

服务

园区能否立起来、满起来,决定性因素是招商。“经过多年的磨炼,我们其实有了一套招商的套路,出现一个新的技术、新的领域,我很快能摸透趋势、锁定企业,然后定向招引。”

紧接着,任旭抛出一个问题:招过来以后怎么留住他?“三年过后它被其他城市挖走,当个‘漏斗’没有意义”。

苏州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很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并不一定原生在苏州。无论是内生性企业还是外引性企业,能在苏州能扎下根来、长得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服务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另一关键的亲商逻辑。

园区的服务可以细到什么程度?苏州有一句话:你只需要带一个包,别的全包在我身上。

苏州百拓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园区内的一家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在他们的众创空间里,一个人一年拿出2400元,就可以租下一张办公桌,并以此工位为地址注册一家初创公司。

接下来的事,可以“依赖”这个平台。技术的实验、成果的孵化,可以租用平台的设备来完成;企业导师、技术人员等,可以提供融资支持、政策咨询、技术服务、资源链接。

办公区虽“简陋”,但创新的成果丰硕。旁边的展示墙上显示,从这里已经孵化出逾60位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无独有偶。许斌所负责运营的南岸新地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在培育苏州新规划不久的跨境电商产业。

企业入住率近半,但一个跨境电商市级专班、一个产业公司和一个专项基金已经进驻大楼。每周三,海关、税务、外管、商务局的工作人员还会到现场与企业面对面咨询。

如果只建好一栋楼,企业为什么非要选苏州?在许斌的运营逻辑里,“我把配套做好、把服务做好,企业得到真正的便利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对于苏州而言,发力跨境电商虽起步较晚,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苏州已经精心规划了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的蓝图,涵盖了供应链、物流、营销、代运营、技术、平台、支付、金融和合规等多个方面。

正如许斌所言,“很多楼宇外观相似,但其实各种设施设备都经过了针对性的调整。这些调整往往是细节上的,但却是高度专业化和与产业需求紧密匹配的。”

结尾——

苏州工业园区能成为翘楚,有历史先发的偶然,也有当下持续的迭代。

合作以来,苏州与新加坡之间互动频繁,园区派出的赴新各类人员有“数百批次”。许斌说,公司每年都会“去新加坡学习最新的行业和管理经验,新加坡的人也会来园区交流”,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

此次探访,记者得知了一个特殊的机构,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简称借鉴办。

以“狮城”为“师城”,绝不只是学学规划、升级基建,更重要的是不断更新招商、服务、治理等等“软件”;而且,不要原盘照搬,而是因地制宜的借鉴、调整。

与一线招商、运营人员交流,记者收获了以上关于定力、专业、服务的感受。没有高深的理念、宏大的格局,只有句话印象深刻:“迭代变迁很快,很难说一个套路可以吃到头”。

0 阅读:119

每日经济新闻

简介: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