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从学校迈入职场后,对“学生思维”体会较深的就是:
最初,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很大程度上与“适应社会”不沾边,也可以说,当我刚刚摘去“学生”标签时,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我之前未曾遇到、见过的。
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认知中“之前”和“当下”是两个世界。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学生思维就是基于既有的认知,觉得“应该怎么样”,但职场上,需要你基于事实去思考、解决问题。
就是“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那么,该如何跳脱学生思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少说多做——就是因为不想去做,才要去做。
在你专注去执行的过程中,有一个很特别的感受就是:
不仅会对当下做的事产生感悟,而且,还会连带着对之前遇到的人和事,听到的故事和不经意的聊天,有许多深刻的新感触。
这是很让人意外的。
比如,有意思的是:
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中,有时我觉得很严肃的事,别人觉得是开玩笑;我觉得是开玩笑的事,别人又觉得很严肃;
你以为就是淡如水的关系,别人会感到很熟络;你认为是很熟络的社交,又会在别人那里不值一提……
类似这些,要是以前的我,肯定会觉得很奇怪,但现在觉得:
正常,是常态。
毕竟“认知”大多都会滞后于“事实”,因为我以前是学生,但现在不是了,感觉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了。
当你开始对很多事后知后觉的时候,就不会掉进思维陷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