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关系着老百姓的“菜篮子”。近年来,兴庆区渔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连年增加,现代化设施渔业正朝着多元化、生态化、高质化方向发展。
如今,兴庆区从事水产养殖的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有45家,截至目前,水产养殖面积达16940亩,主要养殖锦鲤、大闸蟹、南美白对虾等。
锦鲤产业旺游出致富路
最近,掌政镇镇河村的锦鲤迎来销售旺季,正红、金黄、黑白等各色锦鲤在鱼池里成群游弋,绘出一幅绚烂多彩的丰收图。
走进宁夏青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车间,阳光透过玻璃照耀在鱼塘里,色彩斑斓的锦鲤时不时翻腾跃出水面,荡起层层涟漪。
“鱼友们,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我们培育的新品种,它的鱼尾和鱼鳍游动时非常飘逸。”宁夏青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芦伟和公司主播在自家鱼塘前,向直播间的顾客讲解不同锦鲤的特点。很快,网络平台上顾客云集,掀起一拨接一拨的抢购潮。另外一边,工人将直播销售出的锦鲤迅速装袋、充氧、打包。
想要养出花色好、体格壮的精品锦鲤并非易事。芦伟告诉记者,2020年他在镇河村建起第一个锦鲤池,前两年由于技术不过关,经验不足,交出了上百万元“学费”。后来,他去外地学习锦鲤养殖技术,得到业内资深专家指导,把锦鲤的生长习性、繁殖窍门及防病治病方法都研究了个透。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发展,如今公司以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为重点,形成“水产繁育、养殖、销售、科普交流、观光”于一体的运营模式。
据芦伟介绍,锦鲤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品质好的锦鲤基本一鱼一价。除线下销售外,他也尝试线上直播销售,现在每天通过直播可收入3000元至20000元,预计今年产值可达500万元。
优质的锦鲤,过硬的技术,不仅让芦伟挣上了钱,也让他在养殖圈里小有名气,成了锦鲤养殖业的行家里手。“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一场拍卖锦鲤活动,很多业内大咖和头部主播都来了,直夸我们的产品好。”芦伟骄傲地说。
好蟹“突围”蟹博会上收订单
“抓紧捕捞,中午前就要发货。”深秋时节,走进位于掌政镇的塞上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婷正指挥工人从塘里将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大闸蟹捕捞上岸,准备打包发往外地。这次的订单来自几天前参加的首届河蟹产业(上海)博览会。
“来自全国50多个河蟹主产区的200多家企业都参与了蟹博会,我们的展台前一直人挤人,带过去的650公斤大闸蟹销售一空。”说起参展的场景,张婷十分激动,她满脸骄傲地说,“得益于兴庆区独特的自然气候、优质的黄河水、绿色的养殖技术以及大家的精心培育,我们养出来的螃蟹肉肥膏黄。”如今她的“塞上黄河大闸蟹”品牌已经打出名气,基地成为银川大闸蟹养殖基地的样本,常常有人来观摩,她也将技术免费教授给大家,帮助他们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蟹博会上,基地与4家餐饮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为兴庆区螃蟹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将继续带领周边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人通过养蟹增收致富。”张婷说。
自养蟹开始,张婷便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推广自己的螃蟹,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在兴庆区养殖的螃蟹。消费者何洁观看她的直播后,自驾来到基地购买,“我很喜欢吃螃蟹,以前都是去江浙地区吃或者让当地的朋友邮寄,现在不用了,咱们家门口就有肉质鲜美、蟹膏丰满的螃蟹,想吃就来购买,太方便了。”
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兴庆区始终秉持“生态、创新、科技、融合”的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这一核心关键,组织相关人员多次考察学习提升技术,为渔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兴庆区以掌政镇掌茂路设施渔业产业带为基础,争取相关资金支持三文鱼养殖基地、清水湖现代设施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兴庆区现代虾蟹智慧产业园。同时,将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池塘全部列入尾水治理范围,累计改造标准化池塘2100亩,完成3家养殖企业标准化池塘改造及尾水治理工程,将“尾水”变“活水”,每亩纯利润提高30%,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自身污染问题,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养殖尾水零排放。
还通过强化合作交流,共育渔业人才,定期邀请科研人员举办渔业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宽本地渔业从业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其中,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应用复合载体微生物技术、光催化蛋白处理技术,攻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去除和水体微生物稳定的难题,真正实现了循环水养殖零污染零排放;在大闸蟹养殖过程中,采用双层覆膜池塘护坡、底部纳米增氧机、水草栽植水环境生物调控等优新养殖技术,提高了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此外,集中力量打造黄河大闸蟹生态养殖、青鳞锦鲤繁育、赤心田名优水产品养殖等养殖示范基地和以渔业为主的赤心田、市外淘园、光伏渔菜公园、合河家庭农场等多产融合休闲渔业平台。并通过丰富活动、媒介搭台、多方交流等形式,组织线下、线上直销活动,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实效,提升了“塞上黄河大闸蟹”“青鳞锦鲤”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