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戏曲创作如何“数字化”?国家大剧院举办研讨会热议戏曲“守正创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07 19:10:51

三块双面异型屏和转台丝滑流转,让千年传奇更加如诗如画;数字乐队与传统乐队相得益彰,让经典唱腔更加优美动人;新时代数字技术在中国戏曲创作上的创新应用,为当代舞台和戏迷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呈现和热议话题。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戏曲学院共同主办,“2023年中国文联文艺理论研究重大课题《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研究》结项研讨会”在国家大剧院闭幕。

此次剧目创作成果方面主要以刚刚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上演的国家大剧院出品制作、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排演的京剧《白蛇传》和中国戏曲学院与黄冈艺术学校联合出品的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为代表,现场专家分别从当代戏曲数字化创作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进行了学术性探讨,并从当代戏曲艺术剧场演出、文旅融合沉浸演出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守正创新”是戏曲数字化创作的原则

研讨会上,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张尧介绍了课题背景及完成情况。课题成果分为研究文集、舞台实践、项目研发三大类,以六大板块展现,包括戏曲舞台剧目数字化创作、戏曲动画创作、戏曲游戏数字化创作、戏曲文创数字化创作、戏曲数字人创作和戏曲舞台视觉等。张尧特别介绍了此次戏曲剧目数字化守正创新的创作原则,严控新与旧的“度”,确保戏曲艺术的“魂”与“根”。要深刻理解“破”是“新”的起点,“新”是明天的“传统”的艺术内涵。

82岁的杨小青导演盛赞国家大剧院的文化站位和艺术高度。她表示,此次参与国家大剧院出品制作的京剧《白蛇传》是对自己一生艺术积淀的大考,创作中一直以谨慎态度对待经典的再创造,在保留精华基础上对剧目进行整合,根据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台特点,用数字技术在空间布局、色调立意、场次转换、光影调整、声场特效和虚实对比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结合京剧表演特点,用古典美和韵味美提升观众视听享受。

京剧《白蛇传》音乐总监、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音乐设计、编配指挥王啸冰和音响设计赫文瑞分别介绍了数字乐队和音响效果在该剧中的创作特点。剧中既有主题音乐设计和闪回情景的铺垫转换,又有端阳歌和幕间音乐的编配,巧妙改变了传统的缓锣换场,使剧情推进更加紧凑。整个乐队融合了传统京剧伴奏、民族器乐和数字音乐,丰富了乐队的表现功能,通过创新的声场布局和特效设计,使全剧音乐效果在京剧韵味基础上焕然一新。

数字化创作构建戏曲舞台艺术“新视界”

此次剧目的数字化创作着重做好五个方面的融合度和比例关系,即剧种音乐与数字音乐,表演空间与数字空间,戏曲扩声与多维表现,传统白光与数字光影,舞台调度与数字机械等。张尧分别介绍了五类创作成果特色。尹晓东、谭铁志和张安岚也分别介绍了课题组研究过程和创新亮点。

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的出品人之一、黄冈艺术学校校长张安岚,编剧颜全毅、导演李永志和舞美设计李威、灯光设计陈勇等介绍了该剧创作背景和特色。该剧通过大胆的舞美创新和调度设计,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于传统戏曲舞台表现的冲击,体现了“七夕”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的深厚意义和永恒情感。同时,通过经典戏曲作品的再创造,着力打造戏曲艺术新IP,进一步形成文旅融合新模式,构建戏曲舞台艺术“新视界”。

数字赋能戏曲创新要融合有度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充分肯定《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研究》重大课题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是一次具有高度和深度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同时,陈涌泉表示:“我们要吃透和把握住传统戏曲自身所蕴含的现代性,戏曲的虚实相生和无中生有就是戏曲本体的现代性表现,它为观众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种戏曲艺术高度简练的特色也是国际公认的。我们要把传统戏曲本体规律和当代数字技术打通结合,数字技术要烘托戏曲本体的写意性,但绝不能画蛇添足成为累赘,色彩要恰到好处,技术要点到为止,切忌太满。”

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认为课题意义重大,戏曲剧目数字化创作研究为剧院团艺术生产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新的探索样式,“特别是数字乐队的创新运用不仅为剧情烘托了气氛,更为戏曲院团剧目创作提供了新型的演出模式,非常值得推广,这也是课题的重要贡献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一级巡视员、秦腔表演艺术家柳萍认为两出剧目的数字化创作“是传统艺术和时代科技的相互交融,对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推进了戏曲艺术形式的变迁和进化,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路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