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安徽滁州,一33岁女子卖烧饼苦干12年,每天4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

鲁国平先生 2024-11-08 08:24:36

“扶弟魔?”安徽滁州,一33岁女子卖烧饼苦干12年,每天4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觉,每天卖3000张烧饼,自愿将攒下的钱,全部交给父母,给弟弟买房买车,连店也过户给弟弟。女子4年多,没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不仅没结婚,连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安徽滁州的女孩小潘,从小便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她家境贫困,父母常年忙于生计,没能给予她更好的教育资源。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小潘初中毕业便选择辍学,开始了打工的生活。

​她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打工之路处处碰壁,但她始终坚持努力工作,生活也渐渐有所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潘拥有了第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当发工资后,她只给自己留下少量生活费,剩下的几乎全部寄回家。

​她不愿让家里再因生活贫困而焦虑,更不愿让弟弟像自己一样因缺少文化而步履维艰。

​因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弟弟好好读书,将弟弟的未来作为自己的责任。这种“无条件为家里奉献”的习惯,逐渐融入了小潘的生活,她从未有一丝后悔。

​多年后,小潘遇见了丈夫。在朋友的介绍下,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坠入爱河,不久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他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温馨和美好。不久,他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孩子,生活中多了一份小小的温暖与喜悦。

​然而,孩子的到来也带来了新的责任与压力,小潘逐渐在小家和娘家的责任之间感到分身乏术。

​婚后,小潘依然保持着扶持娘家的习惯。每当发了工资,她总是尽可能地接济家人,尤其是在弟弟的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小潘的丈夫最初并没有强烈反对,认为夫妻二人是相互扶持,帮助家人也是应当的。

​但随着家庭开销的增加,特别是孩子的奶粉、衣物、教育支出等费用逐渐增加,丈夫感到压力倍增。

​他试图劝小潘减少接济娘家,尽量把心思和财力投入到他们的小家。

​然而,小潘并没有因此动摇,她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让全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弟弟的未来更重要,因此她仍旧坚持接济娘家。

​两人逐渐因这件事频繁争吵,丈夫的不满不断积累。

​丈夫多次表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过多地投入到娘家。

​可小潘心里始终有一股执念,她认为弟弟未来的生活才是她努力的最终目标。

​随着时间推移,夫妻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争吵越来越多,最初的幸福感也在渐渐消退。最终,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感情在争吵中逐渐破裂,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的小潘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的小镇上。她深知自己需要重新开始,便决定靠自己的双手谋生,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烧饼铺。

​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她从早到晚忙碌,早起和面、做烧饼、售卖,晚上则清洁店铺、发面,日复一日。

​小镇的居民们渐渐熟悉了这位勤劳的姑娘,大家经常光顾她的烧饼铺,甚至有人感慨她的辛劳。

​小潘每天起早贪黑,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她把赚来的钱尽可能多地积攒起来,为的是弟弟将来的生活能更宽裕一些。

​她3、4年都舍不得为自己买件新衣服,甚至几年如一日地过着简朴的生活。

​终于,在几年积攒之下,她为弟弟买上了一套129平的大房子,又添置了一辆小车,让弟弟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她的心中没有一丝不甘,反而为弟弟感到由衷的骄傲和欣慰。

​她甚至想到,自己开的烧饼铺也可以留给弟弟,弟弟的未来才是她一切努力的意义所在。

​每当亲友们谈起小潘的未来生活,甚至有人关心她的再婚问题时,她总是微笑着说:“等弟弟成家后再考虑吧。”

​在她的心中,弟弟的人生安稳才是她最大的心愿,至于自己,似乎早已不再重要。

​她认为,只要自己辛苦一些,一家人幸福平安就足够了。然而,随着小潘的事迹在网上被网友们关注,她的这种无私奉献引来了不少质疑。

​网友们纷纷称小潘为“伏弟魔”,认为她的生活方式极端且缺乏自我。

​有些人觉得,她过于自我牺牲,把人生都献给了弟弟,却忽视了自己的需求,甚至没有保全自己的婚姻。

​对这些评价,小潘有些不解。在她看来,作为家中的姐姐,她有责任去帮助弟弟,只要自己努力付出,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温暖和睦,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她觉得,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她所追求的家庭幸福就是她生活的意义。无论别人如何评判,她始终认为一家人和谐共处、彼此扶持,才是她最大的安慰。(第陆放映室)

0 阅读:126
评论列表

鲁国平先生

简介:专栏作家,媒体人,评论社会内容,互联网发声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