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轻车行”赋能“马蹄疾”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1-08 10:07:16

社区门口挂的牌子规范了,群众办事需要开具的证明事项大幅度减少了,居民身边的贴心服务安排上了……在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工作人员不再忙于填表造册、整理材料,而是有了更多时间与居民面对面沟通交流,细致了解大家的“急难愁盼”,并想方设法解决,真正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雨水道堵了,库房也淹了,需要及时处理。”今年汛期,社区接到西河滩沿街门店经营户反映,因下雨导致西河滩宪法公园雨水管网淤泥堵塞,出现绿化带泥沙随雨水反流至商户仓库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门店经营。对此,社区迅速响应,将此事作为重点“哨件”处理,第一时间将隐患上报至街道,协调有关部门,对雨水管网进行了疏通和修缮。

围绕群众需求,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市政府大院社区坚持减负与赋能相结合,持续运用“0353幸福列车”工作法,对标对表“新晋邻”党建品牌创建要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小区“五有”建设,打造“新晋邻·邻聚大城小院”小区党建品牌,深化小区党员阵地服务能力……目前,26家“双报到”党组织领办实事36件,142名在职党员分别加入党旗红、邻里亲、环保绿等志愿服务队,为老、弱、病、残、困等人群提供免费上门理发、义诊服务,并与他们结对帮扶,送去暖心关怀,精准服务小区居民2000余人次。

“社区虽然是服务居民的‘第一线’,但不是‘万能’的,面临的一些问题还需要靠多部门联动解决。”市政府大院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董殿英说,“运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能够更有效为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让牌子下墙、让服务上心。整治“滥挂牌”成为基层减负赋能的“靶向”治理方法之一。过去,市政府大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屋里屋外挂满了牌子。随着“滥挂牌”整治行动的全面铺开,如今,不少牌子被摘下,墙面恢复了原有的清爽和整洁。

自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启动以来,市政府大院社区持续推动基层减负常态化开展,将之前53项社区承担的事项调整为社区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协助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0+23”项,证明由34类缩减至5类,各类“上墙”牌子由35块减至5块,为社区工作者明晰了工作清单,工作人员由以前的4人增加到现在14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减负赋能政策,让我们社区工作者深受鼓舞。我们减负不减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身社区工作。”市政府大院社区工作人员杨珺萍说。

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走进网格、走进居民家中,形成“线上+线下”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的服务机制。“以前事情繁杂,很难做到及时响应。现在上班,我可以用大半天时间走访居民,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小区里老年人多,他们喜欢和我们面对面沟通。”市政府大院社区微网格员冯雪敏说,“‘负担’轻了,‘步子’就快了。有了网格事项清单,为基层工作者省去了不必要的工作,同时保留了与我们能力和职责相匹配的必要事项,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很明晰,为民办事的效率明显提升了。”

此外,社区结合网格化管理,在小区楼院建立睦邻议事角,设立了社区、网格、楼院三级的大碗茶睦邻议事厅,梳理需求、资源、服务“三个清单”,推行“居民点单、小区派单、多方接单”模式,针对居民长期反映的小区无人管、车辆乱停乱放等热点进行协商议事,逐渐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实现了日常服务有人干、出现问题有人管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截至目前,社区破解居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20余件。

一点一滴的变化,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想想以前来社区办事,人少事多,办事效率不高,我们也多少有些情绪。但现在一切不一样了,‘家’和万事兴。”在市政府大院社区居住了近十年的刘建平由衷地感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里的事没这么简单。”董殿英表示,下一步市政府大院社区将坚持“大车”减负、“小马”赋能“双向奔赴”,进一步为加大“马力”提升“拉力”,让社区工作人员轻装前行,腾出手来为居民办实事、破难题、解民忧。

来源丨阳泉日报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简介: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