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菊
青海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生态区位特殊、地位重要,在我国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显示,青海湿地面积712.9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89%,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2.64%。
“湿地之美看青海”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即将进入尾声。今天频道推出特别报道,走近青海湖湿地、乐都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深入了解各地湿地保护工作实践,探索发现高寒湿地之美。
推进生态修复,水鸟“安家”高原
青海湖湿地作为世界七大湿地之一,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高海拔湿地资源而成为世界湿地保护组织关注的重点。
青海湖是中亚—印度、东亚—澳大利亚国际水鸟迁徙的重要节点和青藏高原水鸟重要越冬地。目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1种。
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刚察分局副局长杨昌加介绍,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恢复措施,青海湖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提升,湿地生态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与丰富的食物资源。
10月11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公布了青海湖秋季迁徙期水鸟专项调查监测结果:共监测到水鸟38种,数量达58000余只,其中以雁鸭类为主,共计28000余只,占总数量的48%。
“经调查显示,巡护区域内野生动物整体情况尚好,未发现异常情况。”负责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监测的工作人员王延明感慨道,“如今,水鸟的数量、种类都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安家’仙女湾,这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最直观的写照。”
众多野生动物“安家”青海湖北岸仙女湾,成绩来之不易。杨昌加指着仙女湾整改后的样子说道,“我们通过对仙女湾周边采取沙化治理、黑土滩治理、盐碱地治理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保护与恢复措施,青海湖的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不断增加。”
污水处理厂漂亮翻身,净水又惠民
昔日,尾水排放至湟水河域顺流而下,滩涂地连片荒废,盐碱化严重,农用价值低。如今,草木茂盛、虫鸣鸟叫、曲径通幽,水清景美。
据海东市乐都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部部长蒲继琛介绍,2016年,海东市乐都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与生态建设项目在乐都区洪水镇店子村开工建设。
废弃盐碱地改造成小微湿地,拢共分几步?
乐都区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对象,通过采用低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的高寒型“复合流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技术进行生态化深度净化处理;
针对乐都区污水处理厂现行执行出水水质标准,进行生态化的提标改造,进一步有效削减尾水中各种污染物,显著提高出水水质;
湟水河沿岸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对改善湟水河中下游流域水环境,从而起到综合治理、水质改善和美化环境的目的。
据悉,海东市乐都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一期)总占地面积26公顷,设计利用污水处理厂尾水水量为26000方/天。据蒲继琛介绍,“项目(一期)建设采用‘高寒型复合流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技术,对该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实现污水处理的进一步提标升级,并对其周边环境实施生态治理和生态景观营建。”
当前,人工湿地系统出水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运行与管理,尽可能实现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或类以上水体标准。蒲继琛说,“这相当于在污水处理厂排水的终端加了一个天然‘净化器’,人工湿地系统出水主要受纳水体为湟水河,经人工湿地系统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可直接排入湟水河。”
水质得到改善是生态修复最关键的一步。乐都区打造“小微湿地+”与环境治理结合的创新举措,实施人工尾水湿地科普宣教、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科研监测等工程,不仅增添了“城市颜值”,还为周边村镇带来新的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打造城市湿地,自然教育有了新平台
2018年通过验收,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总面积达508.7公顷。
该公园是典型的河流湿地与人工湿地结合的高原湿地,贯穿西宁市主城区,发挥着防洪、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功能,亦是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区域。目前已建成海湖湿地、宁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三大片区。
作为青海省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中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不仅为候鸟迁徙和野生动物栖息“安家”提供了良好环境,还提供了市民探索自然、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教育平台,让大家共享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绿色福祉”。
据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宋秀华介绍,与建设之初相比,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已从241.41公顷增长到329公顷,湿地率从47.5%提高到64.67%;野生植物由103种增加到146种,野生脊椎动物由71种增加到187种,特别是鸟类由19种增加到152种,成为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夯实生态基底,构建自然教育体系,打造湿地宣传阵地,十分必要!对此,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创新公众参与湿地生态保护模式,建成融湿地保护、河湟文化、湿地知识普及为一体的全省首家湿地科普馆,建成大手拉小手5所湿地学校,与自然教育组织携手共建湿地课堂,形成良好的科普宣传氛围。宋秀华说道,“如今,湿地公园内鸟语花香,基础设施齐备,自然教育氛围浓厚,无论是开展科普讲座还是组织产学研都再适合不过。”
截至目前,该湿地公园与省市直机关、社会团体共同举办绿色公益活动60余场,自然教育受益人数达到4万多人次,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成员单位。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青海省科研科普基地”等16个基地称号。
当下,青海正身体力行讲好“河与城”“山与水”“人与湿地”的故事,营造全社会认识、走进、呵护湿地的生态意识,让世界看见青海如何向绿而行,守护高寒湿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