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谋划了未来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蓝图。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到2035年,我省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据了解,这个规划纲要是第一个关于我国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国家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交通布局,建设“6轴、7廊、8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其中,共有“京津冀—成渝主轴、京藏走廊、大陆桥走廊、西部陆海走廊、福银通道”等5个主骨架合计8条路径经过我省,路径总数位居西部第3、全国第8。
我省围绕推动国家《规划纲要》在陕落地实施,编制起草了《陕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于近期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记者了解到,《陕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近期目标年为2035年,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其作为指导中长期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研判未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国土开发、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以“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涉陕路段为核心,提出了“米字型+五横两纵”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其中,铁路网规划打造“米”字型高速铁路网主骨架和“四纵六横”普速铁路网主通道。高速公路网形成“三环六纵九放射十二横”路网布局。民航机场形成以西安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榆林区域航空枢纽为骨干,延安、汉中、安康、宝鸡、定边、府谷、渭南、商洛等支线机场为支撑,通用机场为补充的干支协同的机场体系。水运网形成以汉江、渭河、黄河为“两横一纵”主骨架,丹江、嘉陵江等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具体目标为,到2035年,我省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678”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在陕境内全面畅通,“123交通出行圈”全面构筑(即面向省内基本实现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关中平原城市群2小时互通,所有地市和主要县城3小时到达;面向全国基本实现周边省会城市1—2小时直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经济区2—3小时直达,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直达;面向全球基本做到快货物流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协同周边、服务全国、融入全球的能力显著提高,有力支撑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到本世纪中叶,我省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构建,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设备、科技创新能力、交通安全水平、绿色智能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为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贡献陕西力量。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梁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