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专访丨贵州“西电东送”如何持续提升绿电占比?专访贵州电网战略规划部总经理贺红艳

2000年11月8日,贵州“西电东送”工程的全面启动,有效促进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随着全国新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西电东送”正经历重大转型。贵州“西电东送”如何持续提升绿电占比?贵州电网如何适应绿色发展新需求?动静记者专访了贵州电网战略规划部总经理贺红艳。

“西电东送”将更大范围促进新能源充分消纳

贺红艳介绍,过去的“西电东送”中贵州是南方区域重要的电源基地,也是“西电东送”重要送端基地,省内水电和煤炭资源丰富,能源结构相对合理,煤电自主稳定、水火灵活互济,但是随着省内与东部区域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激增与“双碳”目标时间节点临近,加上西部地区新能源装机大幅上升,都需要更大范围优化区域间资源配置,“西电东送”大通道将在促进新能源充分消纳和省间余缺互济上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积极谋划西北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南方区域,积极推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期滚动调整意见》中将新增西北送电云贵输电工程纳入研究论证类项目。

贺红艳告诉记者,贵州正好处于南方电网最北端,西北电力送到贵州已经接近3000公里,这也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的距离极限,技术条件和区位优势决定了西部绿电输出必须要落到贵州作为中继点,也为贵州打造电力枢纽提供了可能。

西电入黔从送端枢纽到中转枢纽

目前贵州已全面建成“三横两联一中心”的500千伏骨干网架和“五交三直”的电力外送通道,有力支撑省内供应与“西电东送”。贵州电网计划“十五五”到“十七五”期间推动4条10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通道建设,引入西北区域清洁电力,支撑贵州从单一的“西电东送”送端枢纽变为中转枢纽和西南火电保供中心。

“这是一个多赢的模式。”

贺红艳说,贵州只依托自己的可再生能源规模要实现碳达峰和碳综合还不够,必须积极地吸纳西北部清洁能源。同时西北电力也需要外送支撑产业发展,广东地区需要贵州中转延长送电距离,贵州通过打造新的电力枢纽中心、交易中心,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让“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

同时贺红艳认为,尽管火电在逐步退出主力电源定位,但由于新能源发电呈现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火电依然要发挥重要压舱石作用。贵州作为周边煤炭资源最好的省份,碳达峰前要积极建设一定规模的清洁煤电项目,推动电煤保障能力提升,继续打造西南电煤保供中心,提升火电基础保障和应急保供能力。

加快新型储能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截至2024年9月,贵州新能源总装机已达2673万千瓦,装机占比已达到29.7%,可再生能源装机4960万千瓦,装机占比已超过55%。今年前九个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754亿千瓦时,占比38.5%。

贺红艳表示,为更大范围接入省内外新能源,需要继续推动省内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尤其是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合理布局抽水蓄能,发挥顶峰效益,提升贵州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接下来贵州电网将科学合理测算全省调峰能力需求,专题研究全省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及布局、电价机制,按照“远近结合、多措并举”推动抽蓄、新型储能、煤电灵活性改造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开拓“新能源+”产消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完善新能源消纳责任机制,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加快建设。并在硬件通道基础上,创新机制、加强合作,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大跨省跨区电力互济力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