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父辈迷恋的挂历女神,原汁原味天然美,竟找不出一个重样的

窦来嗦娱 2024-02-10 13:34:27

文 | 豆莱说

编辑 | 豆莱说

在电子设备还未像今天这般百花齐放的80年代,想要对未来的日程计划安排,日历必然是家家户户中都少不了的物件。

既然日历几乎成为了每个人的必需品,那就说明日历的需求量一定不少。

可是那么多家卖日历的,为什么非得某一家的才行呢?

于是那些生产厂家们就想了个办法,找到一些当红的女星或者容貌秀丽的女性来拍摄照片,放到日历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试问哪个男性能抵抗得住这种美貌呢?

更何况,女性也同样喜欢欣赏美好的事物。

于是,80年代的日历上的那些美丽的照片,便成为一些父辈们青春躁动时期的女神了。

如今再看看这些挂历女神,才称得上纯天然美女。

龚雪

龚雪是53年出生的,从小就爱看电影,这也为她后来成为一名演员埋下了伏笔。

但是龚雪的家人并没有考虑过让她往艺术方向发展的,只希望龚雪把书读好就行。

但是在上学的过程中,龚雪很内向,都不太敢和同学说话。

于是,老师就让龚雪担任文艺委员,锻炼锻炼自己。

后来,龚雪还去少年宫学习了舞蹈。

1970年,17岁的龚雪来到乡下插队。

凭借着在学校里掌握的艺术技能,龚雪进入了宣传队,在出演话剧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出演电影的机会。

但这些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把握住的,有几次,龚雪经过了培训,可最后试镜的时候还是被刷下去了。

龚雪的演艺经历并没有一炮而红的运气,都是在不断地失败与沉淀中磨练着自己的演技,等待一个机会慢慢崭露头角。

大概经过十年的打磨,龚雪终于拿下百花和金鸡的最佳女主角。

只不过龚雪在获奖后没几年便选择在学业上更进一步,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演艺事业,选择了息影。

张瑜

张瑜,上海人,1957年出生。

她的演艺生涯早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开始了。

当时还是16岁的张瑜参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一分之争》。

因为年纪小,演技又好的缘故,张瑜在演艺圈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80年的时候,张瑜就已经拿下了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

而四年后更是在一年之内连续拿下四个奖项。

85年的时候,张瑜获得了前往海外留学深造的机会。

当时张瑜的演艺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要在这个时候暂缓拍戏,对张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可张瑜也知道,国内的影视行业如孩童咿呀,还在学走路的阶段,自己可以将国外的拍摄经验带回到国内。

张瑜最后还是去了海外留学,学成归来后,先是在台湾省拍了两年戏,然后再返回大陆影坛。

这时的张瑜已经不单单只有一个演员的身份了,她有时还会担任制片人和导演的身份。

一直到现在,张瑜都仍然活跃在演艺圈中。

朱琳

朱琳和龚雪是同龄人,而且两个都是当时极美的人。

朱琳毕业于医科大学,本来是学医的她却因为靓丽的容貌而被导演发掘。

在导演的极力邀请下,朱琳最后还是试着参演了一部电影。

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朱琳慢慢地被表演的艺术所吸引,这可比医学有趣多了。

这次意外的参演,为朱琳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使朱琳正式踏进了演艺圈。

凭借着温婉大方的形象,朱琳在荧幕上吸粉无数,获得了许多的支持者。

当然,如果光靠外表,在那时候的演艺圈还是不太好混下去的。

因为那时候演员的工资也不高,如果在渡过了新人期后仍然没有扎实的演技,那最后也不会有人来找拍戏的。

朱琳在演艺圈还算是活跃的,一直到15年都还有在拍戏。

陈冲

陈冲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她的爷爷和父母都曾在海外留学过。

所以,在父母的教导下,陈冲从小就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一个会说英语的小孩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拍电影的导演想着这也算是一块苗子,培养培养说不定会有惊喜。

1979年,陈冲被邀请去拍摄电影《小花》,后来《小花》在全国爆红,里面的大部分演员也跟着一起获得了不少知名度。

而陈冲更是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

此时的陈冲才18岁,而且并没有出演多少电影。

这说明陈冲在演戏这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

可是当时的陈冲还在上大学,虽然成名了,但是她也舍不得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学业。

在这之后,成名所带来的困扰找上了陈冲,对她的大学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摆脱这种生活,81年,陈冲前往美国留学。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但到美国留学后一段时间,陈冲发现自己对演戏这件事仍然放不下,自己还是想拍戏的。

但人在国外,除了学业还有生活费和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需要靠自己解决,根本没有国内那么轻松。

于是,陈冲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去餐厅兼职,那是她过得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在熬了大概六七年后,陈冲从龙套变成了女主角,出演了《末代皇帝》中婉容这一角色。

此后,陈冲苦尽甘来,在好莱坞大放异彩。

94年凭借《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可以看得出来,陈冲是一个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可以拼尽全力的人。

当她不认为自己喜欢拍戏的时候,她可以立马舍弃大好的机会去往国外。

可当她意识到自己真的喜欢电影后,她又能为此苦熬六七年。

有多少18岁获得百花奖的人能够再放下身段去从一个龙套做起,并一做就是六七年呢?

潘虹

潘虹在80年代的时候可是当时的三朵金花,并且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这个杂志的演员。

潘虹于1954年在上海出生。

她的童年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虽然母亲带着她早早改嫁,但在新的家庭中,继父视她为亲生女儿,对她也是非常好的。

可是这种疼爱在潘虹十岁那年结束了,她的继父自杀了。

她不懂继父为什么要离开自己和母亲,但她明白,自己以后就只剩母亲可以依靠了。

过早失去家中的顶梁柱,家里的负担自然就压在了潘虹母亲一个人身上。

为了让母亲能够过得轻松一点,潘虹很早就懂事,不仅可以独立的照顾自己,还能把家中的姊妹照顾好。

在上海戏剧学院就读期间,潘虹参与拍摄了几部电影,为毕业后在演艺圈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978年的时候,潘虹凭借着《苦恼人的笑》这部电影一举成为演艺圈中最亮眼的那个新人。

有了名气之后,潘虹自然是不用再为没电影拍而发愁了。

有了她拍电影的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可以改善许多。

如此一来,潘虹所要专注的就只有一件事了,那就是把电影拍好。

1981年,潘虹的演艺事业在《杜十娘》这部电影中迎来了巨大的转折。

这部影片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后来还送去了亚洲国际电影展,让潘虹在国际上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天生丽质的容颜在配合上那堪比林黛玉似的忧郁眼神,一种难以形容的美印在了观众的心中。

又因为潘虹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大多为较悲情的角色,这也就导致潘虹获得了一个“悲情女皇”的称号。

吴海燕

吴海燕当时借着《海霞》这部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后来更是被誉为“上影一枝花”。

吴海燕原本是一个京剧演员,他的父亲是上海京剧院的院长,在父亲耳濡目染的引导下,吴海燕从小就对京剧感兴趣,并练习着。

长大以后,吴海燕就在自家的剧院中出演京剧,好不自在。

在一次偶然的京剧演出结束后,钱江一眼就相中了自己将要拍摄的电影《海霞》的女主角——吴海燕。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算是偶然。

因为当时的艺术学院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人,拍电影想找演员,导演一般都会去各个剧团里碰碰运气。

钱江的运气不错,一去就遇到了吴海燕。

在与吴海燕商量后,吴海燕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电影是她从未涉及过的一个领域,虽然与京剧有一些共通之处,但更多的还是未知,这极大程度上引起了吴海燕的兴趣。

有着深厚表演功底的吴海燕,在适应了电影的拍摄节奏后,在拍摄的过程中如鱼得水,极为自然。

演绎出的角色很少能看到表演的痕迹。

到了90年代以后,吴海燕渐渐将拍摄的重心转移到了电视剧上。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也慢慢淡出了荧幕。

结语

回首往昔,这些挂历女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回忆和感慨。

那些年,挂历上的照片是邻里之间的热议话题。

她们的美丽不是后期修饰的产物,而是天然散发的迷人光芒。

她们的笑容温暖而真挚,眼神中流露出的纯真与自信,让人无法忘怀。

在如今“白幼瘦”的主流审美的裹挟下,我们才意识到那个时代的美的珍贵。

在千篇一律的滤镜与妆容下,每个人都变得相似,变得千篇一律。

我们夸人的词汇也变得更加的贫瘠,只会将白和瘦不断重复。

明明肥环燕瘦,各种姿态有各种姿态的美。

可却总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能将美发掘。

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0 阅读:3

窦来嗦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