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东京,一定要去寿司店体验一下。
东京有不少高档寿司店,但我总感觉那里少了味道之外的乐趣。避开旅行团推荐的“必打卡”,寻访隐藏于老街深巷的小店,正是我所期待的。在东京生活的朋友告诉我一家小店,别称分外亲切——老人寿司店。
“老人寿司店”离银座不远,在人形町街边,门脸很小,正式称谓为“太田鮨寿司店”。这家店从1955年开门迎客,至今已近七十年,不可谓不老;那栋木制房屋,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由于得知小店十一点开门,需要提前排队,我们连早饭都没吃,在十点半就赶到了。十一点整,老人准时打开店门,客人有序进入。店不大,设施虽显陈旧,但擦拭得干干净净;左侧是柜台兼操作台,正面是吧台,能坐五六个人,侧面能坐三四个人。我们坐在吧台正中间,老人站在操作台内,用标准的中文问候道:“您好!”让人倍感亲切。
环顾四周,右边有一些日本小玩偶,客人可以将随身的背包放在那里。后方有榻,后来的客人可以坐在榻上等候。墙上挂着一幅中国画,画了一条八大山人风格的鲇鱼,仔细看,落款写的是“盛中国赠,鄂力绘”;我向老人比画拉小提琴的动作,老人颔首微笑。墙上还有个小镜框,写着营业时间——白天11:00-14:00;晚上18:00-22:00;周六、周日、祭日休息。
我对老人说:“我们是专程来这里寻访美食的。”老人很惊讶,也很高兴。我又问他多大年龄,他说六十七岁,接父亲的班已四十五年。“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他停下手里的活儿,笑眯眯地答道:“除了睡觉,就是工作。”
只见他熟练地切割金枪鱼,按摩鱼肉,又将鱼泥放在米饭和鱼肉之间,许是为了增加黏性。他耐心地询问每个客人“bigorsmall”,这样的英语,大家都能听懂,女孩子胃口有限,寿司可以做得小一些。前面几位,他说的都是“bigorsmall”,到我这里,他直接说“big”——看人下菜碟嘛。
吧台外侧略低处,有小餐桌,老人的妹妹在每位客人面前摆一个小碟子,可以放酱油,另摆一个小盘子,放湿毛巾。
大约十分钟后,老人做好第一批寿司,分别是金枪鱼中腹、金枪鱼赤身、比目鱼、青花鱼寿司。他将寿司放在吧台上,示意直接用手拿着吃。我拿起一个金枪鱼中腹寿司,鲜红的金枪鱼肉盖着雪白的饭团,单是看一眼,味蕾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不蘸酱油吃一口,鲜、糯、入口即化,天啊,与以往吃过的寿司味道完全不同。
寿司的品质,取决于食材的新鲜度和制作流程。优秀的寿司大厨对食材的要求很高,“鱼生”必须新鲜,如果早上买不到合适的食材,可能一整天都不营业。另外,捏制寿司的手法,包括对时间、温度的把控,也要做到精准无误。
老人的妹妹送来姜片和抹茶,吃几片姜片,喝一口茶,解腻又美味。而后,老人陆续放上红甘鱼、虾、鸡蛋、鲑鱼子、扇贝几种寿司。扇贝上有一层深色的酱汁,味道香甜可口。最惊艳的是鲑鱼子寿司,紫菜卷成的寿司上铺满鲑鱼子,完全没有腥味;伴随鲑鱼子一颗颗破裂,口腔变得油润起来,这时,被油脂浸透、加了寿司醋的饭团,泛出酸甜的香……
七八个寿司下肚,感觉有些饱了。
老人又用紫菜卷了几种寿司,一段段切下,放到每位客人面前。细看之下,是梅子、绿紫苏、金枪鱼碎肉、黄瓜、腌萝卜五种细卷寿司。临近寿司午餐的尾声,有客人吃不了,想带走,老人笑着说:“不能带走,必须在店里吃。”那就慢慢吃下去。
据说东京寿司名店的午餐价格很高,每个人至少三百元人民币,晚餐要更贵些。而在这家小店,五个人的花费不到两万日元,每个人也就合一百八十元人民币。
一顿标准的寿司午餐耗时四十分钟,食毕,我站起身,后面的客人迫不及待准备就餐了。
挥手道别时,我问老人:“您接待过的最尊贵的客人是谁?”老人的回答机智又幽默:“最尊贵的客人,当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