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一年的灾后重建,这所学校建起“安全岛学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10 21:52:47

操场上,学生们跑步、跳绳、做着广播体操。教室内,传来琅琅读书声。“安全岛学苑”里,几位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救生服、系安全绳、体验紧急避险。这是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的一个普通上午。经过一年的灾后重建,学校不仅恢复了生机,还成为了全区校园“安全岛”建设的代表。

黑板上写着“立志感恩”,桌子上摆着黏土做的“向阳花”和“解放军叔叔”。思政教室里,几位学生正和老师们一起回忆一年前受灾时的点滴。去年11月10日,就是在这间教室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一堂班会课,并指出:“学校在这次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险,而且很好发挥了‘安全岛’作用,要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去年特大洪水期间,妙峰山民族学校在断水断电和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利用校内教室、会议室等累计安置受灾群众1112人次,把学校变成了临时避灾场所和防汛抗洪救灾人员驻地。经过一年的恢复重建,暴雨的痕迹在校园内已不明显。而防灾、减灾、自救的学习体验设施则随处可见,成为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保障。

步入楼内,教室的名牌有点儿“特别”——按照平时、急时,学校将所有教室、办公室的名牌制作为双色名牌,一张“一年级一班”的名牌,上半部分标注了“应急安置室一”。校长王蕾说,应急时,18间教室将变为应急安置室,总务处变为应急保障部,安全教育实践教室变为应急医疗处置室。

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避险能力,学校建立了“安全岛学苑”。其中,有知识展板,也有人工呼吸、救生衣、救生圈、安全绳体验。更加让人欣慰的是,一条十几米长的通道,为学生们模拟火灾、地震时的逃生场景。每周,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自救。

不仅如此,今年8月,由门头沟区法院提供的AI数字人“小安同学”落户妙峰山民族学校。只需“唤醒”他,孩子们就可以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安全等诸多方面进行提问,在互动中学习知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