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因人体代谢功能障碍引发的慢性进展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脂肪异常积累,是由不良生活方式诱导所致常见慢病之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不但可以减少它的发生,而且能够促进疾病缓解或延缓它的进展。”11月8日,在第七届进博会《人民名医·进博专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防治”直播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表示,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要从生活方式这个源头抓起。
范建高教授介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日常所说的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类型,膳食热量过高、膳食结构不合理,久坐少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导致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重要的风险因素。所有类型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都需要努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修正不良行为,药物治疗仅用于已经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病、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高风险人群。
今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了《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该版指南更加注重以节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为基础的多学科治疗模式。
范建高教授介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通常与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彼此影响,共同促进全身多系统器官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要重视这些患者慢性肾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以及肝脏和非肝脏恶性肿瘤的防治,这就需要多学科协作诊疗,而不能仅仅靠肝病科医生单打独斗。“对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其减肥药、降糖药、调脂药、降压药的选择需兼顾心血管、肝脏、肾脏的健康获益,不能‘一叶障目’。”范建高教授说。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在早期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它常常在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检查意外发现。”范建高教授提醒,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冠心病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定期进行肝酶、脂肪肝、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评估,并第一时间改变助长体重和腰围增加的不良生活方式。
主编:邱越
校对: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