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为期两天的2024年深圳技能大赛——龙华区“粤菜师傅”中式烹调师(客家风味菜烹饪)职业技能竞赛在龙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龙华区人力资源局与观湖街道办事处主办。作为龙华区推动粤菜文化传承与创新、培育技能人才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区的烹饪从业者和爱好者,促进了区域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
裁判对参赛选手菜品进行点评。
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令人赞叹不已
据了解,此次比赛设专业组和业余组,共124名选手参赛。经过初赛比试后,共有56人进入决赛。共124名选手参赛。在决赛环节,专业组的选手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现场独立制作三道菜品,其中指定作品为客家酿豆腐,抽签作品为仔姜焖鸭或仔姜炒牛肉,另有一款自选作品客家菜。而业余组的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现场独立制作两道菜品,其中指定作品为客家焖猪肉,另一款为自选作品客家菜。
王皓羽菜品《蟹黄翡翠花枝银丝羹》获得专业组第一名。
专业组参赛者大多为资深厨师和院校的教师及学生,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客家菜肴的精髓,又加入了现代烹饪的创新手法。业余组选手则凭借对烹饪的热爱,在菜品口感、呈现方式及创新性上表现不俗。选手们对菜品的味道、色彩和造型的精准把控,令现场观众和评委赞叹不已。“不论初赛,还是决赛,师傅们均展现了高超的烹饪技艺与对客家风味菜的独特理解。”评委一致认为,这次竞赛的参赛作品充分展现了粤菜特别是客家菜的文化底蕴和无限可能。
经过激烈角逐,专业组和业余组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以鼓励他们在客家风味菜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来自因为有湘餐饮连锁公司的粤菜师傅王皓羽制作的蟹黄翡翠花枝银丝羹获得专业组第一名。
“粤菜师傅在龙华,我为客家风味菜代言。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粤菜师傅对粤菜文化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将传承与创新融入到以后菜品创作之中,让客家风味菜传播更远、更广。”就职于深圳市鲜誉营养餐有限公司梁育辉以及臻宝楼的王泽林表示。
124名参赛选手展开技艺较量。
竞赛凸显四大特点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成立组委会、制定工作方案、赛前广泛宣传动员、诚邀专业评审团队、设置互动区……作为主办方,龙华区人力资源局与观湖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一致表示,连日来,龙华区人力资源局、观湖街道积极部署,全力以赴保障大赛举办成功。为了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大赛邀请了粤菜烹饪领域的多位专家组成评审团。他们依据菜品风味、色彩、造型及创新性等综合指标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考了国家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标准,并结合粤菜健康理念,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提升赛事的观赏性和互动性,会场为观众和选手们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将优秀菜品进行展示,观众可以现场品鉴和体验。
据悉,本次竞赛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分组细化,展示不同层次技艺。专业组参赛选手多为龙华区资深厨师和技工学校的教师及学生,业余组选手则主要为烹饪爱好者。这样的分组不仅让专业厨师展现精湛技艺,也为业余烹饪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二是注重传统与创新结合。参赛选手们在客家风味菜的传统技法中融入了现代创新元素,既延续了粤菜的经典风味,又彰显了新的烹饪风格。选手们在味道、造型和营养健康上的创新成为本次竞赛的一大亮点。三是观摩与互动结合,提升影响力。竞赛期间,餐饮企业、技工院校师生来到现场参与互动,提高了赛事的影响力,同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烹饪艺术盛宴。四是业余选手不业余。本次业余组选手有全职妈妈、也有对美食很有研究的美食爱好者,从家庭转换到赛场,给很多妈妈带来新的自信和鼓励,她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带来了60道菜品,菜色、品相、口味等不亚于专业厨师。
本次“粤菜师傅”竞赛不仅是一次技艺的较量,更是龙华区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赛事将对粤菜特别是客家风味菜的传承与发扬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龙华区餐饮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未来,龙华区将继续借助这样的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为更多的技能人才提供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并通过各类培训和实操活动,持续推动区域内技能人才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宋彪通讯员陈婉婷/文记者陈建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