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仕海:扎根乡土用方言小品讲述百姓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4-11-13 11:02:42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3日电(韩金雨)“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就没见过你这种。”前半句是经典歌词或诗句,后半句是四川方言,每当四川喜剧明星谭仕海在舞台上讲出这样的“俏皮”台词时,总能引发满堂笑声。多年来,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多部老百姓“看得明、听得懂、接地气”的小品,带给观众无数笑声的同时,也讲述了一个个乡土故事。

今年56岁的谭仕海是四川达州人,现任达州市文联副主席、达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研究馆员等职,曾获达州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从业20多年来,谭仕海多次在全国、省、市级别的戏剧小品比赛中获奖。“开口就是包袱,闭口也有笑料。”这是人们对谭仕海喜剧才华和表演风格的高度评价。

谭仕海的喜剧天赋在读书时期就已显现。初中时,他热衷于在学校舞台上表演方言故事,常逗得台下师生哈哈大笑。高中时,他瞒着父母跟着一些乡镇上的文艺队上山下乡去演出。对他来说,只要能上台表演,就足够了。

由于高中严重偏科,谭仕海没有考上大学。他曾回家务农,卖过冰糕、做过搬运工、当过采购员……直至2000年进入达州市开江县文化馆,才正式成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的艺术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也为他日后创作出许多贴近生活、深入人心的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谭仕海的小品有三个特点:喜剧、方言、农村。“我写的小品都是喜剧小品,因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博得观众笑一笑、乐一乐,然后在笑声中领悟一点点东西,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谭仕海说,因为自己从小就在农村长大,所以对农村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感情。农村老百姓的思想、内在的情感,甚至有些特有的缺点,都是他非常喜欢的。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谭仕海时常下乡进行惠民演出。演出间隙或结束后,找老百姓唠唠嗑、说说话,听听他们的生活,是谭仕海长期以来的习惯。“这就是我的创作源头。”谭仕海说。

谭仕海的方言小品《调解》,曾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节目”奖、“天穆杯”第三届全国小品比赛一等奖,他本人还获得“十佳创作奖”“十佳演员奖”。这个以乡村警务室为主题的小品,其创作灵感就源于谭仕海的一次“闲聊”。

“当时是地方公安局找到我,希望我围绕即将成立的乡村警务室创作一部小品,但我一直没有灵感。”一次惠民演出时,谭仕海找到一个老乡来聊天,看对方一直唉声叹气,便询问缘由。“原来是他跟邻居家中间的空地上有一棵枣树,两家时常因枣树归属权而起纠纷。我一想,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呀。”

两个月时间,谭仕海就把一部原汁原味的农村题材作品搬上了舞台。“树根虽然在她的领土,但她的树枝已经伸进了我的领空,侵犯了我的领空权,按照国际惯例,我有权将她的大枣击落!”谭仕海创作的台词总能让人忍俊不禁。而故事的结局更具有教育意义,在乡村警务室的调节下,两家人不但握手言欢,还找到了共同致富的路子。

“要创作,必须要去体验生活才行,坐在家里面是永远创作不好作品的。”谈及创作难点,谭仕海认为找灵感是最难的。他说,特别是写乡土题材,不到农村去看看,不和农民交朋友,就理解不到他们的酸甜苦辣,“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变迁,关注人民的心声,才能让自己的创作灵感永远不会枯竭。”(完)

0 阅读:4

中国新闻网

简介:中国新闻网—梳理天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