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因此,养老金融要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出,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近两年,多家保险公司加速布局养老社区。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险资已推出运营近20个自有养老社区品牌,包括“泰康之家”“太保家园”“梧桐人家”“玉兰人家”等。
那么,险企经营的养老社区实际运营情况如何?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太保家园”南京、武汉等社区出现“一床难求”现象,养老社区溢出效应持续升温,可见目前部分养老社区极具市场竞争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具有天然优势,但养老社区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存在一定经营风险。
如何实现养老社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如何依法合规促进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保险公司需要根据自身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对资产流动性及投资回收期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说,只有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保险公司才适合进入重资产赛道竞技,其他公司应选择轻资产模式或轻重并举模式。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要从“重产品”向“重服务”转变。如今,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正从生存型被动养老向品质型主动享老转变。为应对当下多元且分层的养老需求,养老产业急需差异化竞争并提供更多精细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同时,要做到与主业联动,通过提供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和养老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养老需求。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