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3日电(陶思安何瑞轩)近年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高度重视在外人才工作,大力实施“归雁行动”,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充分挖掘乡情资源,通过建“资源库”、搭“连心桥”、植“乡土情”等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梅里斯籍在外家乡人关爱家乡建设、回报桑梓,助力家乡发展。
健全机制,建好人才“资源库”。凝聚归雁智慧,建立在外人才“资源库”。全区各乡镇(街道)通过线下摸排、发布公告、网络征集等方式,多维度、宽领域、全覆盖开展摸排,分类别、分层次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囊括高层次人才、企业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领域135名在外人才信息。并针对135名入库人才进行动态跟踪服务管理,通过定期电话回访、即时活动邀约,做到对各类人才“知现状、知去向”,真正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
畅通渠道,搭建人才“连心桥”。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联络,畅通人才反哺家乡的渠道,搭建人才乡情“连心桥”。建立在外人才联络群,向群内50余名在外“能人”,定期推送家乡发展变化、人才优惠政策等信息。以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为契机,邀请10余名在外人才回乡访问,“点对点”送出信函、家乡礼物。深化校地合作,吸引高校学子返乡成长就业,建立梅籍在外学子储备库,通过“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等活动,聘任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7所高校的20余名梅籍在校生担任“校园宣传大使”,帮助推介梅区引才政策、提供人才与项目信息。
优化服务,厚植人才“乡土情”。完善人才政策。制定出台《产业人才政策6条》《产业人才子女入园就学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等人才优惠政策5个,优化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功能。推出金融服务,大力扶持返乡创业人才领办、创办农业经济实体,推动落实人才返乡下乡创业政策措施,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68万元,带动就业47余人。开设龙江银行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人才提供场租优惠、用工保障、助企贷款等便捷服务。
雁飞千里,情归故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将务实高效抓好在外人才工作,积极引导在外人才了解家乡变化、参与家乡发展,精心编织“乡情纽带”,搭建回乡“桥梁平台”,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完)